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
《知足知不足》是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集,大多都是季老先生日常而寫,隨感而發(fā)。全書文字淳樸、平易、有力,時間從上世紀30年代到本世紀初,橫跨了70年,充分展現(xiàn)了季老先生具備獨特眼光和深刻思想的處事哲學,以真情實感給我們以深刻的人生啟迪。季老先生在這本書中,并非以一個長輩的視角耳提面命,而是像我們的老朋友一樣和我們促膝長談,圍爐夜話,抒情記事、詠物寫景,入腦入心。
本書標題“知足知不足”,也是來源于季老先生的其中一篇散文,在該節(jié)散文中,季老先生充分闡釋了知足、不知足、知不足的關系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伴隨著不同人的人生、同一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而不斷變化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了解自己,充滿了哲理和思考。“有為有不為”,應該做的事必須去做,不該做的事必不能做,季老先生強調無論善惡大小,都應該盡善、逐惡,正如季羨林老先生恪守的座右銘“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一般,灑脫、果斷,無愧于心。
我想特別推薦的是在“時間與讀書”篇章中,季羨林老先生反復利用妙趣橫生的比喻和大量生動形象的事例強調了讀書對個人的提升以及讀書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延續(xù)的重要性,提出“中國是世界上最愛藏書和讀書的國家,我們必須認真繼承這個世界上比較突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要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上無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孫萬代”,他將讀書從對個人能力的提升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延續(xù)高度,充分展現(xiàn)了大師的家國情懷,這也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相契合,是一本言簡意賅卻不失深度,樸實無華卻不失哲理的好書,值得我們反復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