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一個好朋友婚禮,很巧,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女孩也是從事保險工作的。和她聊了一會兒,知道她是在一家保險代理公司上班。(保險代理公司就是里面的從業(yè)人員不屬于任何一家保險公司,但他們可以和某家或幾家保險公司簽署代理合同,可以幫他們賣一種或幾種保險產(chǎn)品。)
這個女孩告訴我說,他們都是做大客戶的,這樣每月拿到的獎金才可觀。
我問,怎么算大客戶?
回答:“當然是做的起規(guī)劃類的保險產(chǎn)品的客戶了,比如買一份養(yǎng)老規(guī)劃類的險種,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也有百萬級別的。”
我問:那保障類的產(chǎn)品你們代理嗎?
“我們也代理,但賣的不多。一個呢,中國人不吃這套,你跟客戶談保障,什么大病呀,意外呀,人家會逃避,覺得談這些東西晦氣,不喜歡面對。如果你和客戶談規(guī)劃呀,收益呀,回報率的問題呀,客戶才有興趣。另外呢,你也知道,賣一份保障類的產(chǎn)品,客戶才交多少保費呀,幾千塊而已,最多幾萬,算很好了,再折合成相應的獎金比例,根本沒錢賺。”
聽后,我笑笑,然后再沒說什么了。
說實話,從對保險的理念上,我和這個女孩還是有蠻大偏差的,我不能說一定是誰對誰錯,但她所持有的觀點,有好些地方我還是不認同的。當然,這也正常,畢竟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角度多有不同。
比如剛才說到的所謂大客戶。誰是大客戶?有錢的,交得起很高保費的,就是大客戶?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就不是?
在我看來,對保險角度而言,沒有大小客戶的區(qū)別。
保險的本質是轉嫁風險和分攤風險,有錢人需要轉嫁、分攤風險,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如果遇到風險,難道就要獨自扛嗎?
我個人認為,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反而更需要,當然,我著重指的是保障類的,至于規(guī)劃類的,是后話。
【這里我先大致解釋一下,我所理解的什么是保障類保險?什么是規(guī)劃類保險?
保障類:一般可以理解為因人生遭遇某種風險,導致一些不幸的結果,例如身故、全殘、疾病、意外傷殘、意外醫(yī)療等。還有些報銷型的險種,比如一些醫(yī)療費用的報銷、住院的補貼等,這種雖然沒那么嚴重,但我也會把它們歸到保障里面。
至于規(guī)劃類么,我所理解的養(yǎng)老啊、孩子的教育金啊、資產(chǎn)的保全防守等等,這些應該都屬于對未來的一種生活規(guī)劃。
PS:規(guī)劃類產(chǎn)品也會帶點保障的條款,例如身故、全殘什么的,但基本額度有限,解決不了很實際的問題。
當然,保障類產(chǎn)品里,有些也帶點規(guī)劃的因素。
兩者的側重面不一樣。】
為什么一般普通老百姓反而更需要?
很簡單,資金富裕的家庭,本身抗風險能力就強,真不幸遇到大型風險,可以撐的住一會兒,甚至有些就直接靠花錢就抵充掉了。
但我們普通家庭的老百姓不一樣,本身抗風險能力就差,家里任何人,任何事不能有個萬一,如果不幸遇到大型風險,沒法靠強大的資金把它抵充掉,很難將風險轉嫁或分攤出去。這時候,可以做的,就只剩下我之前的一篇日記里所提到的幾種風險處理類型了:拆房子賣田型、打人情牌型和社會求助型。(如需了解,可以關注我之前的這篇日記《生活中,四種抗風險能力,你是不是最下下策的那種?----唐BO Diary C》。)
當然,如果這個家庭真的連一年幾千塊的保費交付也有困難的話,那我個人認為,可以先不要買保險或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圍之內,適當配置一些保障。畢竟,保險是對未來的需求,
如果真連一年幾千也沒法承擔的話,那還是先過好當下為前提,更實際一點。
另外,我知道很多保險從業(yè)人員賣保障類產(chǎn)品,更偏向賣規(guī)劃類產(chǎn)品,當然,相對而言,規(guī)劃類的保險獎金會高點。
我不能說他們的想法一定是多么多么的不好,但我個人認為,如果以保費高低為出售保險產(chǎn)品前提的話,對那些真正需要抵抗風險,建立保障的消費者來說,不公平!
至少,目前為止,我在我們這邊規(guī)劃顧問部每次為客戶量身設計方案的時候,還是會以當下對方的保障需求為第一考慮因素,來設計和搭配出新的保險方案。然后,如果客戶有需要,我們再來溝通和考慮往后規(guī)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