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心得(第二百五十六集)
羅國正
(2024年1月)
3091、近代政治家洪仁軒,廣東花縣人,是洪秀全族弟,少習經(jīng)史,屢試不第,為鄉(xiāng)村私塾教師,皈依洪秀全創(chuàng)立的拜上帝會。曾兩次率眾赴廣西參加起義,受阻而回,又在廣東策劃起義,遭失敗,被迫出走香港、上海。在此期間,他更注重學習了西方的政治、科學等文化知識。在洪秀全攻占南京定為天京后,他離開香港赴天京,不久就被洪秀全封為“文衡總裁”和“精忠軍師頂天扶綱干王”,總理朝政。他與陳王成、蒙得恩等制定政治、文化等政策。后來天京陷落,逃往江西后被俘,同治三年十月就義于南昌。他主要的美學觀點如下:
1、反對文人“不務實學,專事俘文”,“文士短簡長編,無非空言假話,下僚之稟帖面陳,俱是饞諂贊譽”。
2、主張“凡于往來言語文法,可稱‘照會’、‘交好’、‘通知’、‘親愛’等意,其馀‘萬方來朝’、‘四夷賓服’及‘夷’、‘狄’、‘戎’、‘蠻’、‘鬼子’一切輕污之字,皆不必說也。蓋輕污字樣是口角取勝之事,不是經(jīng)綸實際。”
3、“一字一句之末,要必絕乎邪說謠詞,而確切于天教真理,以闡發(fā)乎新天新地之大觀。”
4、提倡“文以紀實”、“言貴從心”,“浮文所在必刪”,“巧言由來當禁”。
5、做到“立心”不同古人,以“天情”為標準進行取舍。
6、不要只重“多采佳句”,“仰觀俯察之間,定有活潑天機來往胸中,非古篋中所有者”。
洪仁軒的美學思想是反對封建文人華而不實的同時,又反對清朝在國際交往中的詞匯,這都反映出他具有務實、平等的思想,他以此思想為指導,來更好地為太平天國的政治服務,是農(nóng)民政權觀念向新時代發(fā)展的一種體現(xiàn),但他將政務行文與文學創(chuàng)作混淆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幼稚性和缺乏對文學審美理解。
3092、清代畫家秦祖永,江蘇無錫人,官至廣東碧甲場鹽大使。他工詩古文辭,善畫山水。他的繪畫美學強調(diào)“自然”,“畫境當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乃為真筆墨,方能為山水傳神”。他認為“畫中靜氣最難”,“骨法顯露則不靜,筆意躁動則不靜,全要脫盡縱橫習氣,無半點暄熱態(tài),自有一種融和閑逸之趣,浮動丘壑間,正非可以躁心從事也。”他把畫中的“靜”看作“理與氣會”,“理與情謀”,“理與事符”,“理與性現(xiàn)”的體現(xiàn),這樣才能“摒落筌蹄,都成妙境”。認為崇尚“蒼老”,不能表現(xiàn)自然之趣,畫家應“以渾融真逸之氣化之”,才能“骨格內(nèi)含,神采外溢”的真正“蒼老”藝術境界。學古人應“只要隨人取法,以廣我?guī)熧Y,自然無美不臻。”臨摹不如鑒賞,“臨畫往往拘局形跡,不能灑脫。看畫凡愜心之處,熟于胸中,自能運于腕下,久之自與古人吻合矣。”
秦祖永的繪畫觀點雖然講出了一些見解值得大家參考,但基本上是傾向于偏執(zhí)一面,而忽視了另一面的作用。他過分強調(diào)靜的美感,否定了動態(tài)的美感,這本身就與他所強調(diào)的繪畫須“自然”相矛盾。事實上,自然中的河流瀑布、飛禽走獸,風吹草動,或人類的大量活動,如舞蹈騎射等等,很多畫家都能成功地表現(xiàn)出其美,并非常感動欣賞者。人的審美過程,既有靜觀的美感,也有隨著藝術作品的波動,引起感情的波瀾起伏。又如他主張對優(yōu)秀的作品,臨摹不如鑒賞。我以為這是因人而異,有的人重臨摹較適宜,有的人重鑒賞較適宜,加上一個畫家處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會有不同的側(cè)重。
對古典主義藝術品的審美評價,古人較常用的是道家理念,如陰陽、太極、虛實、動靜、美丑、高低、開合、形與神、核心與邊緣、平衡與傾側(cè)等等。兼用儒、佛理念。到現(xiàn)代人,就存在了很多理念,如實用主義、存在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感悟主義等。不管理念有多少,具體人,在一定的發(fā)展階段,對具體藝術的審美判斷,肯定要以一種理念為主,否則,就出現(xiàn)邏輯混亂。
3093、清代畫家戴以恒,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善山水和篆刻,跟他學習的人很多,遠至日本、朝鮮都有拜他為師的學生。他的美學思想主要如下:
1、強調(diào)以自然為師,“學畫不必拜名師”。
2、“惟我教人最愚直”,“總講會畫求著實,那能下筆便超逸?”
3、“作畫切忌用稿本,須使野戰(zhàn)漸漸穩(wěn)”。
4、“求其在己不假人,各件漸漸練來純。自然樣樣多學成,對客揮毫不用心,斯稱薄技神乎神。”
戴以恒主張在“野戰(zhàn)”中以自然為師,多寫生實踐,反對依畫訣、稿本和所謂名師的高談闊論來創(chuàng)作,強調(diào)親身的創(chuàng)作體驗,認為這過程同時又是造就藝術家的人格最好的道路。用當今的話來說,他強調(diào)“實踐出真知”,通過大量的善于實踐方能鍛煉出人才,但也過于偏執(zhí)于“野戰(zhàn)”,忽視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
3094、清代文學家譚獻是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授秀水縣教諭,先后歷任多個縣的知縣。他以詞名世。晚年主湖北經(jīng)心書院。他主要的美學觀點如下:
1、“詞不必無頌,而大旨近雅”。“其感人也尤捷,無有遠近幽深,風之使來。”
2、詞非“雕琢曼辭”,“蕩而不及”。
3、“以有寄托人,以無寄托出,千古辭章之能事盡,豈獨填詞為然”。
4、“作者之用心求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5、“杭州填詞,為姜、張所縛”。
6、“南宋詞敝,瑣屑饾仃,朱、厲二家,學之者流為寒乞”。
7、“予固心知周氏之意,而持論小異,大抵周氏所謂變,亦予所謂正也,而折衷柔厚則同。”
8、他認為常州派之說“流為學究”。
譚獻的美學思想,主要是繼承和發(fā)展常州詞派中張惠言、周濟的觀點,他明確審美主客體的不同與矛盾。對浙、常兩派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較為清醒的認識。他特別不滿郭麐薄和滑的詞風。他豐富了形象及審美接受的中國美學。
3095、王韜是近代政論家,江蘇長洲(今江蘇吳縣市)人,出生于1828年,1849年在上海英國教會辦的墨海書館工作,參加編輯上海第一個中文刊物《六合叢談》。因上書太平天國后被清政府通緝,他逃往香港,曾擔任《華字日報》主筆,游歷英國及歐洲多地,后來又到日本,1874年與黃平甫創(chuàng)辦《循環(huán)日報》,1884年返上海定居,開設弢園書局,主持格致書院。逝世于1897年,他一生有很多著述,其中以散文、小說為主,主張翻譯西方著作。他的思想里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1、他認為對西方的東西,要“悉其性情,明其技巧”。
2、“文章所貴在乎紀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懷之所欲吐,斯即佳文,至其工拙,抑末也。”
3、“自有所為我詩者,足以寫懷抱,言經(jīng)歷,平生須眉,顯顯如在,同此風云月露,草木山川,而有一己之神明入乎其中,則自異矣。”
4、他將文學視作“醇酒婦人”。
5、“與其高談聳聽,毋寧降格求真”。
6、“花天酒地,亦為閱歷之場;紅袖青衫,同是飄零之客”。
王韜屬于中國社會從近代走向現(xiàn)代的過渡時期人物之一。比較集中反映在西學東漸,人們從傳統(tǒng)的封建觀念中,逐步向現(xiàn)代觀念轉(zhuǎn)變的過渡環(huán)節(jié)上。他一生主要是和大量的文字、文化打交道,同時又喜歡寫作,在日本時也與當?shù)刈骷以娋瞥,加上他還周游多國,可謂見多識廣。他從多角度寫文闡述資產(chǎn)階級改革的思想。他的美學觀點是強調(diào)自我表現(xiàn)的感受,重視審美創(chuàng)作中傳達出感情色彩,注重紀述興衰感和抒寫身世之悲涼,常把文學比作“醇酒婦人”,他認為以此可以用來醒世,強化眾人的個性解放意識。他的思想明顯地具有積極與消沉、精與粗相交雜的特點。
3096、清代文學家李慈銘,是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光緒進士,自幼聰穎、博覽群書,有“越中俊才”之稱,官至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不避權要。他在戲曲和音樂方面的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1、他認為戲曲和音樂的感染力量在于“情”和“事”,藝術創(chuàng)作是為了關心社會,它與史實記述相得益彰。
2、他贊揚阮大鋮的《燕子箋》“情事宛轉(zhuǎn),辭旨清妙,殊似讀人吐屬”。“鄭聲艷曲,入人之深,固如是也”。
3、洪昇的《長生殿》“爨演科白,俱元曲當家,詞亦曲折盡情,首尾完整,點染不俗”,“與《桃花扇》足以并立”。“其風旨有關治亂,足與史事相裨,非小技也。”
他著有《湖塘林館駢體文鈔》、《白華絳柎閣詩初集》、《越縵堂日記》,對后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資料,尤其是他對戲曲、音樂以及對其中人物形象的評述,讓讀者有一定啟發(fā)作用。但他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作用,理解得太偏窄。
3097、人生有愛、有美感、有創(chuàng)造、有奉獻,就顯得特別有意思、有意義。尤其是在身心很健康的情況下,這種感覺特別強烈。
3098、善于學習、工作、生活的人,生命是可以成為充滿動態(tài)美感的過程,猶如優(yōu)美的舞蹈、飄動的彩云。不但自己享受著美感,也能讓他人分享到美好。
3099、樹木夠大、夠老的年輪,才豐富多彩,顯得特別美。
3100、王闿運是清末樸學家、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等,出生于1832年,是湖南湘潭人,咸豐二年舉人,曾當曾國藩、丁寶楨軍幕。光緒十六年后,歷任成都尊經(jīng)書院山長、衡州船山書院山長、兩湖書院院長和南昌高等講堂主講。光緒三十二年,湖南巡撫奏其學行,特授翰林院檢討,加侍講銜。1912年,任國史館長,兼任參議院參政。不久便歸隱長沙。他精于經(jīng)學、詩文,是晚清時的湘湖派首領。學生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不少著名的弟子,如楊度、齊白石等。一生著述甚豐,享年84歲。他的美學觀點主要如下:
1、“觀前代之史,無賢不肖,未嘗不恨和夷之非策,稱臣納地之無恥也。”
2、他批判“以佛誣孔”,認為宋明以來的道學致使“儒生與僧道同”,感嘆“道術絕矣”!
3、他在儒家詩教基礎上,發(fā)展“貴情論”,再走向“擬古論”。認為中國詩史分兩大階段,漢以前為古,漢以后為今。
4、“今之詩以養(yǎng)性情”,“以托興為本,乃為己作”,當世詩作,以情為貴。
5、“《詩》者,文生情;人之為詩,情生文。文情者,治情也。”他以貴情的人性論,反對宋明道學。
6、“宋人以性善情惡,彼不知善惡皆是情,道亦是情,血氣乃是性,食色是情。”
7、他將審美情感分為“寬和”與“清勁”。
8、他認為漢代詩已有“家數(shù)”,后來的僅能摹仿而已。“古人之詩,盡美盡善矣,曲刑不遠,又何加焉!”
9、“盡法古人之美,一一而放之,熔鑄而出之。”
10、“詩則有家數(shù),易模擬,其難亦在于變化,于全篇模擬中,能自運一兩句,久之可一兩聯(lián),久之可一兩行,則自成家數(shù)矣。”
11、他認為“桐城派”古文不古,根在繼承韓愈的觀點。他否定魏晉唐宋的散文成就,主張“文有時代,而無家數(shù)”。
12、他主張文體形式“分單復二派”,“復者,文之正宗;單者,文之別派”。“單者,頓挫以取回轉(zhuǎn);復者,疏宕以行氣勢;貌神相變,即所謂物雜故文也。”
13、主張對散文的古語進行規(guī)范,以使語言有節(jié)奏、氣勢美。否定唐宋的散文改革。
王闿運精于經(jīng)學,在詩文上他效法漢魏六朝,他站在今文經(jīng)學的立場上,批判宋明以來的道學,在儒家詩學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貴情論”,再走向“擬古論”。他將中國詩分為漢以前為古和漢以后為今兩個階段。他認為古詩是正得失,今詩以養(yǎng)性情。主張當世詩歌應以情為貴。他用貴情的人性論來反對宋明道學。他將審美情感分為“寬和”與“清勁”兩大流派。認為漢代詩歌已有“家數(shù)”,后來的詩歌審美情感僅能摹仿。他以古為美,否定審美個性。他批評桐城派古文不古,其根源在韓愈。他徹底否定魏晉唐宋以來的散文成就,認為唐宋的散文改革是錯誤的。他主張文有時代而無家數(shù),強調(diào)文體形式分單和復(以上第12條有解釋)。他高舉復古的旗幟,然后主張對散文語言須規(guī)范。我認為他一些觀點是正確的,也有不少觀點過于牽強偏激,缺乏邏輯性。例如,他反對審美個性,同時又主張詩貴情,這是相矛盾的兩個觀點,因為具體人所抒發(fā)的詩情,肯定是具體個體在特定的情景里具有主體個性的情感抒發(fā),細究因由,都是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性。他對晉唐宋以來的散文成就的否定,明顯過于偏激,等等。盡管如此,他是有獨立思考、見解的人,這本身就具有個性,在文化藝術上,他的觀點從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和語言美學的角度去看,具有一定的研究、參考價值。
羅國正 寫于2024年1月•廣州
(待續(xù))
(本期責任編輯:詹鄧 嚴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