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林景區(qū)導游詞景區(qū)簡介:
紹興大香林鄉(xiāng)村休閑旅游區(qū)位于紹興縣城(中國輕紡城)西南湖塘街道,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和全國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核心區(qū)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大香林依托區(qū)內(nèi)眾多的千年古桂群及竹海、果園等自然景觀融合宗教、民俗等人文特色,是一處多功能的生態(tài)休閑旅游勝地。
大香林不僅山清水秀,景色優(yōu)美,而且氣候怡人,四季花果不斷,這里植被蔥郁,特色鮮明,果林如海,無不展現(xiàn)引人之處;最為突出的要數(shù)聞名遐邇的千年古桂群,廣袤數(shù)里,蔚為壯觀。每年桂花盛開的時節(jié),香被遠近,可聞十里?胺Q存世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古桂群。歷史上文人名士多會于此,留下諸多文章,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游就在多篇詩作當中描寫過這里的桂花。其他諸如賀知章、張岱等名家也均留有墨跡。諸如此類,數(shù)不枚舉。除此之外,大香林的踏春賞花,夏秋采摘,臘月民俗等景區(qū)活動也別樣精彩。
這里更是佛教文化的淵源之地,在層巒疊嶂的寶林山中,傳世千載的古剎梵音至今猶然不散,香林古寺、寶林古寺、寂靜古寺等等均聚于此,近代高僧密參大師曾在此住持并圓寂,留下200多顆舍利子,在佛教界聞名遐邇。
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豐厚的人文特色,構(gòu)成了大香林景區(qū)較高的旅游品位。景區(qū)的五大組成部分:空山梵音、香林花雨、花前月下、竹海天風和幽谷清韻,以鄉(xiāng)村休閑度假為主調(diào),秉承保護與開發(fā)相結(jié)合的原則,以原生態(tài)的自然景觀,打造了一個田園式的新山莊,一個天然的大氧吧。
大香林以“香”為特色,有桂花飄香、煙火熏香、花果蘊香、民居古香,堪稱四絕:
一絕為“桂花飄香”。據(jù)《嘉泰會稽志》等史志記載,自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以來,村民據(jù)山川之利,在此廣植桂子,歷經(jīng)千年而不間斷,如今萬株桂樹,廣袤數(shù)里,譽稱“江南桂花林”。
每年金秋時節(jié),“金桂銀桂萬千桂,天香地香山水香”,金粟萬點,如雨飄灑,或落發(fā)際,或浮杯中,游人可以真正融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詩一樣的意境。
二絕為“煙火熏香”。香林寺、寶林寺始建于公元950年,千年古剎,聲名遠播。寂靜寺為近代高僧密參大師住持并圓寂之處,留下200多顆舍利子珍藏塔內(nèi),寺內(nèi)建有臺灣學者南懷瑾先生為之題字的“舍利塔塔園”。后繼僧人,繼承大師“心無旁騖,潛心事佛”的傳統(tǒng),形成了獨特的佛教文化氛圍。在煙香繚繞中延續(xù)佛緣,感悟世事,這是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世界。
三絕為“花果蘊香”。層巒疊嶂的寶林山,常年溪澗叮咚,四時花果不斷桃、梨、杏、楊梅、柿子、石榴等等,空氣中彌漫著花的芬芳,果的甘甜。小溪蜿蜒,竹林如海,綠蔭似云,如詩如畫。游客到此可以賞玩舊時農(nóng)家器具,領略四季田園風光;又可種豆植瓜,牧養(yǎng)六畜,體驗農(nóng)作;至于摘茶掘筍,品嘗時鮮,自然益發(fā)情趣盎然。
四絕為“民居古香”。山居臺門,明清建筑,式樣古樸,設計精妙,雕梁畫柱,古色古香,極富觀賞與研究價值。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因香而生的山村幽谷,寂靜而清新的山巒林地,大香林景區(qū)就是生活中的“桃源”。
入口由桂花廣場、牌樓、照壁、回龍道組成。
景區(qū)是以“桂花”為特色,以“休閑”主題,所以景區(qū)內(nèi)隨處可見桂花的蹤影,入口處除了種植桂花樹外,還有許多石刻的桂花,就連花壇的形狀也是桂花。因為桂花的花朵小,但香氣濃郁,所以被人們稱為“金秋驕子”。
景區(qū)入口的大門是由一個品字形的牌樓構(gòu)成,其意為:大香林是品香的地方。
牌樓后的石橋上可以看到柱刻的“蓮花”。俗話說“有蓮必有佛、有佛必有寺”,
有寺又能引得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在歷史上有多位文人名士會于此,留下諸多墨寶。如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唐代大詩人賀知章,明代的張岱等留下諸多詩篇。過了石橋延臺階而上,撲面而來照壁上金色的《詠西路桂花》,那是當年陸游在桂花飄香時所留下的詩句:“半夜凌風過月旁,水精宮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瑤池宴,侍女皆騎白鳳凰。”陸游這首詩寫出了人們對桂花的喜愛之情,把桂花和神話又巧妙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
走過意境絕佳的照壁便是回龍道了,景區(qū)觀光車站就在回龍道的起點,在長長的回龍道護坡上可以看到很多缸,缸面上刻有不少描述和贊美桂花的詞句。
“缸”在紹興已從生產(chǎn)工具演變成了一種文化!熬聘住、“醬缸”、“染缸”就是紹興地方特有的“三缸文化”,通過不同的形態(tài),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有著不同的功用。
回龍道的緊要部分是峰回路轉(zhuǎn)后的隧道,它全長168米,兩邊道壁上分別刻有桂花和蘭花,蘭桂飄香更附合“最香、最美、最自然”的大香林了。
出了隧道,映入眼簾的“蓮界香林”四個大字和滿塘的荷花一定會讓你感受到豁然開朗的沖擊,不由自主的就會想起“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空山梵音空山梵音位于大香林景區(qū)的東南部,蟬鳴空山靜,金鐘掩梵音,故名空山梵音,由潛龍井、華林園、香林寺等三個景點組成!八髑鷺渲刂,樹里春山一兩峰”,恰是這里最好的寫照。
〈潛龍井〉潛龍井藏于“空山梵音”石壁之后,是一口古井。潛龍井是香林古寺山門外的一泓清泉,終年不竭,即使大旱之年也從未斷過,一直來就是僧人和村民的生活水源,因其不竭,也不知自何時起就傳其有潛龍在底,故終年出水了。
〈華林園〉草堂式的建筑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成都的名園“杜甫草堂”,但華林園和它卻是本質(zhì)上不同,這不是唐朝詩人的故居,只是佛教信徒聽經(jīng)靜修的一個處所。華林園建在“漱石流”邊,香林寺旁,讓靜修的居士在靜謐的山谷里,由那悠揚如詩,清新如曲淙淙的山泉相伴,盡情地放松自我,忘卻城市的繁華和嘈雜。
〈香林寺〉不遠處一片青翠之中露出的一角黃墻,這就是梵音繞耳的千年古剎——香林寺。據(jù)紹興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嘉泰會稽志》記載,香林寺時稱香林院,后漢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建成,到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改稱香林禪寺,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乾隆年間所修。香林寺內(nèi),至今保留有清乾隆年間的一鐘、一磬、一碑,尤其是嵌立在第一進東次間后壁的古碑十分珍貴。
香林禪寺外刻有“蓮界香林”的照壁,為普陀的戒忍大師所題。寺院整體以漢傳佛教寺院的建筑風格布局平,形成了“伽藍七堂制”,大致按以下順序排列:`山門、彌勒佛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經(jīng)閣、配殿等。
香林寺寺前對竹海,寺后枕松濤;門前百余顆金桂,掩映黃色院墻,空山梵音,相得益彰。
三、香林花雨香林花雨是大香林景區(qū)的核心。這個景點以六個桂花園為主,每個桂花園中都有一棵代表性的桂花樹,分別以中國桂花王、東桂王、南桂王、西桂王、北桂王、天桂王命名。
該景點因桂成景,由桂而得名,自宋治平三年(1066年)以來,金鮑兩姓村民廣植桂子,此后歷代栽種,迄今多達一萬四千余棵,成片面積四百余畝,F(xiàn)存桂樹多數(shù)已有數(shù)百年樹齡,故被桂花國際登錄權威、植物分類學家、南京林業(yè)大學向其柏教授稱為“中國最大的古桂群”。
“香林花雨”這個滿溢著詩情畫意的景點,看似簡單實則蘊涵豐富需慢慢感受。沿著石階而上,正中間木平臺鑲嵌著有23個“香”字的石刻,正反映了此處景點的特點。抬頭處垣墻上鐫刻的李清照所作的《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庇肿屓朔浩鸾z絲遐想,在李清照詞中,詠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為第一流者,僅此一篇。
〈六個桂花園〉每當桂花盛開,香飄云外,清風過處,花落似雨,故有“香林花雨”之名。
大香林所處的山稱寶林山,屬于會稽山脈分支的西干山脈,主峰海拔339米。山下的香林村古名“西路”。村中居民以金、鮑、柯、方四姓居多。如此大規(guī)模的古桂花林,世所僅存,堪稱一絕,被譽為“中國最大的古桂群”,得感謝先人,正是他們的勞作和愛惜,才讓我們看到如此佳境。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著名的《江南憶》詞,有這樣的句子:“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笨上Т笙懔秩绱斯鸹▍s未能趕上更多名家賞析,實為憾事。
桂花屬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10米。常見的品種有四: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這兒的桂花以金、銀桂為主。在這里桂花也稱王!“東桂王”、
“南桂王”
、“西桂王”、“北桂王”、“天桂王”這五大桂王分布在“香林花雨”的不同角落,除了這五“王”,
最值得關注的便是那“中國桂花王”。
“中國桂花王”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高18米,樹冠直徑20.2米,根基徑圍4.3米,有三根主干,覆蓋面積達360多平方米。比湖北咸寧的“桂花王”還大,這在國內(nèi)較為罕見,是整個景區(qū)的“鎮(zhèn)園之寶”。在桂花盛開的時節(jié),這里流金溢銀,幽香撲鼻,令人賞心悅目。樹下小坐,品茗清賞,香風拂過,黃燦燦的花雨灑下,由如金珠斷線,落到發(fā)際鬢邊,落到茶杯里,落到寫滿了愜意的人群里,那真令您心醉神迷了。
桂花不僅給我們帶來芬芳,還給我們帶來美味。秋桂盛開時節(jié),這里家家山民忙著制作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餅,用桂花羹、桂花茶待客。最熱鬧的是9月中下旬開始的桂花節(jié),村口搭起戲臺,四鄉(xiāng)八村的人都趕來看戲,馥郁桂香氣息里,聽那江南絲竹清音纏綿,越劇軟韻宛轉(zhuǎn)云天。這些風俗保留至今。
四、花前月下穿過第一片古桂林,便是花前月下景點,它分為花神廟、月老祠二個部分。遠遠望去啟功先生題寫的“花前月下”石碑便矗立在“紅葉石楠”之中,緊緊相依的還有一棵連理枝。真是美的極致,給予人的聯(lián)想都是那樣的美麗無比。“紅葉石楠”象征紅男綠女,談情說愛。有句話說的好:“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人生中最美好的地方莫過于此,在百花的跟前,在月亮的下面,都是那么的富有詩情畫意!
沿著石階而上,去的就是月老祠。
〈月老祠〉
大門外月老祠匾額之下一副楹聯(lián)寫著:“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世注定事莫錯過姻緣”
。進門正中供奉的白眉長者是月下老人,兩邊墻上是以項羽與虞姬、梁山伯與祝英臺、陸游與唐婉、祁彪佳與商景蘭、大禹與女嬌、梁鴻與孟光等六個經(jīng)典愛情故事作為內(nèi)容的壁畫。壁畫下布置著一些具有紹興地方特色的婚俗場景。
在古老的中國,婚姻是由月下老人主宰著的,俗稱“月老”。過去大婚之日都會將“天作之合”四個字貼在壁上或床上,意思是說上天讓他們配為夫妻。月老就是代表天意的。
月老之說,對錯與否姑且不論,但他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句話,討得普天下鐘情男女喜歡。唐代詩人盧照鄰說:“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說得最是明白不過了。
月下老人,看他多么慈祥、多么和藹!扒Ю镆鼍壱痪牽”,他手中那根紅線就是為人世間牽姻緣的。中國的舊式婚禮,新郎新娘交拜之后,用一條大紅綢,讓新郎牽著新娘步入洞房。這條大紅綢,就是月老手中幾百十倍地放大了的“紅線”。
〈花神廟〉跨出月老祠,右側(cè)坡上粉色的建筑便是花神廟;ㄉ駨R與舊的寺廟形式不同,采用了新穎別致的建筑理念,供奉了十二位花神。門外廊廡中間的一副楹聯(lián):“莫謂山中閑草木,從來管領屬花神”,說明由它管理著山中的花花草草;ㄉ駨R內(nèi)水聲潺潺,鳥鳴啁啾,百花爭妍,斗奇出俏,花團錦簇,令人目不暇接。
呈現(xiàn)面前的十三位豐姿綽約的女神,居中一位是總管百花的百花仙子,她天生麗質(zhì),飄逸動人。中國有許多關于花神的傳說,但她為女性的形象卻歷來是一致認可的。明代以后的花神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她手持中國的花魁芍藥、牡丹,或手提盛有這兩種花的花籃,安詳?shù)厥睾蛑屏既藗冃闹忻篮玫馁碓浮C耖g認為農(nóng)歷二月十五為她的生日,所以中國許多地方都以這一天為“花朝節(jié)”,其他十二位仙子,分別為十二月花卉之神。全國各地流傳的十二月令花并不完全一致,因地區(qū)而異。主要是因為南北氣候、溫度濕潤程度差異較大,一些花卉不為南北共有,所以十二月令花神因地域原因存在些許差異。這里的花神選用以下十二種花: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秋葵,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水仙花。
五、幽谷清韻
幽谷清韻是由吟芳圃、萬桂園、鑒湖第一源組成。
走一段長長的古道山路,在溪水的流淌聲中,顯的山更深,壑更幽,水更清,耳聞丁丁冬冬泉,眼觀高高低低樹,這就是幽谷的神韻。
〈吟芳圃〉吟芳圃里存有一些古今歌吟桂花的詩詞。歷朝歷代的詩人騷客,為桂花傾心折服,他們徜徉花間,淺吟低唱,從而創(chuàng)造了桂花文化的璀璨篇章。刻在這些石碑上的僅僅是一小部分。
〈萬桂園〉桂花是我國傳統(tǒng)的名貴花木,常見的品種有金桂、銀桂和四季桂等。桂花不同于大多數(shù)花卉的一點,在于它的花不是長在枝葉的頂端,它生在葉底部,有羞于見人的意思,而或許正因為這樣,它的香氣遠而愈溢,因此有“九里香”之稱,其它的花則無法與之媲美。
因為久經(jīng)人工栽培,桂花變種很多。比如紹興本地,有庭園里的“庭桂”,有山巖間的“巖桂”。萬桂園里的桂花,是從全國各地采集來的,共68個品種,每棵樹上都掛有銘牌,寫著它們不同的名稱,其中分為五大區(qū)塊,木樨珍園區(qū)有11個品種,金桂園區(qū)有8個品種,四季桂園區(qū)有17個品種。五大區(qū)塊已栽樹692棵,小苗12298棵。南方北方形形色色朝朝晚晚的桂花共聚一園,全國獨此一家,這里勢將成為一個桂花的大觀園。
〈鑒湖第一源〉“鑒湖第一源”位于萬桂園的北面。深藏山野的一泓山泉,就是“鑒湖第一源”。紹興鑒湖,聞名全國,尤其文人,一下筆必稱“稽山鑒水”。
這“稽山鑒水”已經(jīng)成了紹興的代名詞。大家知道,所謂“稽山”即會稽山,所謂“鑒水”即鑒湖。
那么,這里憑何以稱“鑒湖第一源”呢?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名句“少小離家老大回”,幾乎老少皆知。他告老還鄉(xiāng)時,請求皇上賞賜“鏡湖一曲”。原來他早已向往稽山鑒水的無限美景,“還鄉(xiāng)”住到鑒湖邊上來了。他所住地方,人稱“道士莊”。賀知章好老莊之學,不是真做了道士,是做了閑人,可以很隨意了。因為賀知章,后人才稱那一帶為“鑒湖第一曲”。寶林山水下入型塘江,與湖塘相距最近,確是鑒湖主要的水源,因此寶林山成為鑒湖第一源頭。湖邊舊有“七尺廟”,本是祀為大禹所殺的防風氏的,然又稱“鑒湖第一社”,奉賀知章的長子壽圣為社主,并祀賀知章父子二人。
六、竹海天風大香林景區(qū)內(nèi)除了桂,最多的就是竹了。這里竹子品種豐富,漫山遍野的嫩綠翠竹掩映著陽光,山風乍起,竹影婆娑。這個景點由修篁澗、貢茶嶺和游仙村等三個部分組成。竹海曲徑,自然風光與田園情調(diào)相得益彰。
〈修篁澗〉綠竹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物種,大多遍布于長江流域和華南各地,種類多達250余種,如毛竹、剛竹、箬竹、淡竹等主要品種,大香林景區(qū)無不盡有,其中尤以山坡地的毛竹為最。綠竹,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價值,同時也有極強的觀賞功能。清代著名詩人鄭板橋的《竹石》詩說:“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本褪侵幐柚竦膱詮娖犯竦,他還有一首詩說:“四時花草最無窮,時到芬芳過便空。唯有山中蘭與竹,經(jīng)春歷夏又秋冬!编嵃鍢驉厶m愛竹,畫蘭畫竹,對于竹的高貴品格表示了深深的贊嘆。
大香林的竹海,未經(jīng)太多的開發(fā),還是原生態(tài)的面貌。看著那綠,會讓人的心情忽然平靜下來,仿佛塵世的喧囂都在此化作那一枝一葉的翠,仿佛這就是人生的全部。沒有惱人的噪音,平靜的好像心水從來沒有翻動過一樣。走在那翠要滴下來的地方,感受那從竹葉的縫隙中溜進來的絲絲微風,將那沁人心脾的清涼一一收入懷中。
〈貢茶嶺〉
這里是一片茶山。它所制成的干茶,尤以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為上品,數(shù)量不多,故爾稱為“貢”茶。中國傳統(tǒng)飲料,以茶為上品,但平地茶園,光照充足,地氣溫和,萌芽發(fā)葉遠比高山茶園要早,但葉薄而汁淡。高山茶園葉厚,茶汁相對濃。因此品茗的行家,都重高山而輕平地。
〈游仙村〉游仙村是大香林提供暫時休息娛樂的場所,旅游休閑中心。
大香林,清香甜美,沁人心脾;清風入林,樂音如歌;漫山花影,眼花繚亂;花雨拂面,柔若愛撫。就是這甜香——桂花——竹林——花雨令人沉醉,走進大香林,就象走進了人間的伊甸園。
醉香醉美醉自然,一年四季滿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