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格,就是根據(jù)謎面去扣合謎底時,另外須遵守的格律。謎格既給扣合謎底增加了限制,也給扣合謎底增加了提示。
謎格的正式應(yīng)用最初于明朝時期,文人墨客們?yōu)榱素S富燈謎的內(nèi)容和形式,增加了猜謎的難度,開始在燈謎中采用各種謎格。而真正使各地各時期的名目眾多的謎格得到比較統(tǒng)一的應(yīng)用,當(dāng)歸功于明末揚州的馬蒼山,他撰寫的《廣陵十八格》把十八種常用的謎格作了詳盡的定義,這十八種謎格為:
巻簾格、秋千格、齊妃格、求凰格、棃花格、上樓格、下樓格、摘帽格、脫靴格、白頭格、玉帶格、粉底格、蝦須格、蜂腰格、燕尾格、破錦格、蕉心格、亥豕格,這些謎格多數(shù)至今仍在應(yīng)用。
齊妃格(又作徐妃格、齊飛格),取其齊飛之意。它的格律是要求謎底至少為兩個字,且具有相同的部首,去掉相同的部首(部首齊飛)后扣合謎面。如:瓤(齊妃格,打動物名一)。謎底為:狐貍,去掉相同的部首后為“瓜里”而扣合謎面。
齊飛格為什么又叫徐妃格呢?出于典故。徐妃,即湘東王妃徐昭佩。徐妃愛姿容美貌,嫌棄皇帝一只眼瞎。每當(dāng)皇帝入房,她必以半面妝相見,帝見其狀,則大怒出。這就是徐妃格來歷。徐妃格要求謎底只讀半面。例如:謎面“甲乙丙”, 打一詩人名。謎底“少丁”,加另半邊,即“沙汀”
在《廣陵十八格》的基礎(chǔ)上,后人又創(chuàng)造了驪珠格、回文格、內(nèi)附格等多種謎格。
謎格雖然豐富了燈謎的內(nèi)容和形式,但也使燈謎的難度大大增加,限制了燈謎的通俗化、大眾化,限制了燈謎這一文化活動的參與者的層次,所以說,除了在特別的范圍里把謎格當(dāng)作研究或提高燈謎水平時應(yīng)用外,在一般場合還是不宜頻繁使用謎格制謎。
[ 本帖最后由 iamnow 于 2009-4-25 10:1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