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位于印加故都庫斯科城西北120公里的高原上,是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最具代表性的遺跡,198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在本世紀被評定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與中國長城齊名。
“馬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顛”,海拔2450米,面積13平方公里。馬丘比丘能完好地保存至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500年前,西班牙人侵入秘魯.他們燒殺掠奪,在所到之處拆毀了大量印加人的精美建筑和神殿,并將西班牙式的建筑加蓋于上.由于馬丘比丘隱藏在深山山巔之上,因此才逃過了這一劫難.從那時起直到100年前,世界上幾乎沒有人知道在秘魯安第斯山脈深處的高山之巔,坐落著一座神秘壯觀的石頭古城.直到1911年7月,美國探險家海勒姆.賓漢姆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座古城,才把這隱藏了好幾百年的秘密公諸于世。
我們站在高高的山顛之上,四周群峰巍峨,郁郁蔥蔥,山頂云霧繚繞,讓人心曠神怡。俯瞰“謎城”馬丘比丘,壯觀又神秘。整個印加古城面積約9萬平方米,約140個建筑物和超過100處的階梯組成,全用巨石砌成,見不到灰漿的痕跡。這層層疊疊、歷經千年還依然存在的古印加遺址,一排排石頭建筑,間夾著廣場、宮殿、廟宇、民居、作坊、兵營的頹墻殘壁。石頭建筑之間,有上百條石階梯和石路相通,城周圍是修葺整齊的層層梯田,坡區(qū)掘有多處石質水槽,真不愧是“空中石城”。 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曾在他的長詩《馬丘比丘之巔》中寫道:“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
至今沒人明白古印加人是如何把重達20噸的巨石從600米峭壁下搬上馬丘比丘的山頂,為何要選擇此地建一座這樣與世隔絕的“空中之城”?為什么又棄之而去?……成為千年未解之謎?!印加帝國雖然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但遺憾的是它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使得許多遺跡都成為難解之謎。由于其圣潔、神秘、虔誠的氛圍,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懷古圣地名單。曾有旅游專家說,去“空中石城”馬丘比丘,不了解歷史者看到的是一堆堆石頭,而了解文化者則讀懂了一段段傳奇。
馬丘比丘遺跡全景,背景青山的輪廓,如古印加人的頭像。
馬丘比丘城內規(guī)劃井然,城區(qū)有三個組成部分:神圣區(qū)、貧民工匠區(qū)和祭司和貴族區(qū)。
貴族區(qū),左上角的有灌木處是太陰廟遺址。
神圣區(qū),下方是王子們住的有著梯型的房間。
印加人崇拜太陽,修建太陽廟,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圖中央的半圓形建筑就是太陽神廟,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構造,它能完美地捕捉太陽的運動。每年6月21日南半球的冬至時,太陽會通過一個小的梯形狀窗口直射到神殿中央一塊大的花崗巖的中央。
工匠區(qū),工匠居住的地方。
進城的太陽門和巨石圍墻
這口圣井生活用水,圣井流出的水,可以通過這一條條石頭砌成的水槽流到古城的各處。
拴日石——馬丘比丘內最神圣的建筑。巨大的日晷,是古代印加人觀測時辰的工具,更是崇拜太陽神的神圣之物。其石的神奇之處不僅可以定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能通過每年太陽直射這塊石頭的小孔,確定當?shù)氐奶柟?jié)。
在馬丘比丘山下小鎮(zhèn)的一幅畫,描繪了古印加人在日晷觀日臺上崇拜太陽的情景。
神鷹廟是印加石匠精湛工藝的一個例子。自然巖石在數(shù)百萬年前開始形成,這路兩側的巖石很像飛行中鷹的翅膀,印加人利用巖石天然的形狀加以雕刻,巧妙地展現(xiàn)了一個在飛行中的禿鷹。
俯瞰馬丘比丘側面600米峭壁下的烏魯班巴河谷。它被稱為圣河,孕育了印加文明,也是亞馬遜河的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