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禮品文具呢?
這個似乎被某些人理解為一種新的概念,但在中國跟“禮”沾邊的都幾乎算不上“新概念”;一般情況下只是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了延伸或分離,從而謂之為一種新概念而已。關(guān)于禮品文具的一點介紹,有人是這樣說的:禮品文具主要是指在中國特有文化背景下,以禮品、饋贈的行式而產(chǎn)生的文具系列。這句里強調(diào)了“中國特有文化背影”,這個背景于此我們可以想到一個“禮”字,但這個“禮”經(jīng)過幾千年的演化基本沒人知道它的最初意義了。何為禮?儒家講的是以“禮”達到“治”的目的,也是做人從事的規(guī)范所在。我們都知道四個字“禮尚往來”,那么這四個字又是什么意思,有幾個人能說出其原意呢?我想這并不難,但太多人的出法點似乎是錯的,卻依然打著“中國是禮儀之邦”的旗號來自圓自說。此禮,謂曰:禮節(jié)。尚,崇尚、注重之意。“往來”并非是你了給我,我就得給你這么膚淺的理解,這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卻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上的“禮節(jié)”來規(guī)范這個社會的制度,便是一種“和諧”。---永晉文具
關(guān)于“禮”的理解,我們說其“物質(zhì)”也好,“精神”也罷;有人愿說其有形,也有人只承認其無形,我倒是覺得這并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這個“禮”字中有沒有看到“天良”二字。中國近來一直強調(diào)的“法制”,現(xiàn)在似乎淡了許多,最其碼津津樂道的人少了;所謂“人治”是極力反對的,但什么能“凌駕”于人之上呢?——天,自然也!我們所謂“法”,也必須是以人為本,否則就是“本末倒置”,謬矣!
我聽有人說,“憲法”乃西方之物,不適于中國。我并不反對,也不贊同,只想起了明曉居士曾跟講過的一個人的故事:怎樣能夠避免“二戰(zhàn)”這類事件的發(fā)生?某人走訪各國得出結(jié)論是全世界的人都學習中國“儒家”的“禮”便不會發(fā)生“二戰(zhàn)”這樣的事情。說實話,這樣的結(jié)論我不覺得的錯,但也不能說是唯一,畢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結(jié)論。不過,我通過這個結(jié)論得出了一個認識,那便是“禮儀”的重要性;其實,在聽到這之前我已經(jīng)對“禮”有了很高的評價,只是這次看到有人將其推向了世界。
說到這兒,中國為什么沒有考慮一下“以禮制國”呢?難度,我感覺如今在中國推行“禮”的難度要大于推行“法”難度。 “法”可以只是自上而下,只要合理;然“禮”卻既要自上而下又要自下而上,單是一個“開始”就很讓人頭疼了!說句心里話,如果你覺得“難”只能說明你對這個社會沒了信心,也只能說你只看到了你能看到的遠度與高度,換而言之:爾非孔孟之屬。
回到禮品文具本身上來,我們還要從文具產(chǎn)品被賦予了更多的時尚元素說起,這些創(chuàng)意文具也開始發(fā)展成為禮品文具。禮品文具的特點一般做工精致,包裝優(yōu)美;此外,產(chǎn)品基本都在高端分布,但為了滿足文具市場需求,中端學生文具、辦公文具、文房用品也在逐漸占有文具禮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