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一年又一年地調(diào)整政策,今年輪到我家小盆友進入角色了。在我開始做這幾天的民辦報名匯報之前,先說一下孩子的狀況:1)四,五,六 3年,小盆友數(shù)學,英科,科學都是全優(yōu)。只有語文,按老師的說法是小朋友有個性,閱讀視野開闊,經(jīng)常在閱讀理解上不按老師的思路出牌,所以失分較多。語文,有好幾個良。
2)因為有個性,所以思想不算是進步的,偶爾還要和老師辯論。盡管獎狀很多,但都是業(yè)務(wù)上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的學科競賽獎每個學期都有,沒有分量很重(是指一些名辦中學看重的)三好學生。沒有學奧數(shù),所以也沒這方面的獎狀。
3)小盆友平常學習算是比較輕松的一類。課外除了上越讀館的英語和語文,與學校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培訓課一個也沒有。我對他評價最高的就是:到了6年級,視力還好,是班級里的1/5熊貓(近50個孩子有40個左右的學生已經(jīng)近視了,戴眼鏡的則一大半)。
今年寒假,我們問小盆友是直升公辦呢還是想試一下民辦。小盆友不知天高地厚,超自信:所有的民辦我都去試一試,如果有幾家錄取我,我在好好分析一下選一個最好的;如果沒有學校選擇我,那我至少還可以“保送”公辦----在他意識里,他把保送和直升當做一回事情了。作為媽媽,我能做的就是多問多看。瀏覽了很多帖子詢問了好一些家長后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5年級的時候信誓旦旦說這個民辦不好那個民辦也不好的非WL不去的家長年后都說這個民辦也好,那個民辦也不差。。。。。。我發(fā)現(xiàn)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地交流沒啥大意思。本來還想給孩子一點參考意見的,到了最后,仍舊是不清不楚。所以,在今年開學后,我和孩子爹商量,決定尊重孩子的想法,陪他全程體驗民辦的自主報名,讓他受受挫折教育。
2月份,杭州2014年小升初方案出來之后,我們曾經(jīng)很老實地認為就按方案上的時間去做就可以了。3月初,消息靈通人士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相信那一套,去年,前年的那些家長該怎么做,我們現(xiàn)在還得那樣做。這話像春雷一下子把我從美夢中驚醒。于是和其他媽媽一起準備了簡歷。各種精美的簡歷也嚇到我了。好吧,我在我能做到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做好。通過1天奮戰(zhàn),還算那得出手的彩色打印簡歷書出爐了,內(nèi)容盡量客觀,自我簡歷中加了一個部分:家庭教育理念這一個內(nèi)容。我是這么想的: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家長,孩子,還有學校三者相結(jié)合才行的。
整裝待發(fā)投簡歷。
3月份真的是忙啊。各種出差都排在了3月份。對我來說簡直是挑戰(zhàn)啊。好在身上的正能量比較足。總算抽了1個雙休,跑了4家民辦。出發(fā)之前,我穿上OL行頭。在我看來,這是對學校老師的尊重,也是能夠體現(xiàn)家庭素養(yǎng)的一個小細節(jié)吧。
第一家。我和朋友事先約過老師。在老師說的那個時間點,我們準時進去?戳撕啔v后,對孩子的總體感覺還是不錯,覺得是有潛力的。但是呢,老師也含蓄地說,第一志愿必須是他們學校的;如果大號搖不進,自主招生的面談幾率有多大現(xiàn)在還不好說。我想這個可能就是看三好生,看奧數(shù),看學校認為有分量的DD了。這一點與前幾年有什么區(qū)別?不太清楚,在我的理解中應(yīng)該是一樣的。
第二家。朋友家小孩是有特長的,剛好這一家學校有這個方面的特長生。我們趕到學校在外設(shè)置的咨詢點。老師很拽,但說得也有一定道理:不管什么渠道進來,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學得有壓力,這對孩子的發(fā)展沒有好處;所以應(yīng)該是由孩子來選擇學校。所以,他接著說,他們學校有開設(shè)體驗課,但凡對他們學校有感覺的都可以先來體驗一把。老師會在課堂上作觀察,孩子也可以再好好想想。
朋友當場交了費用。他鼓動我也帶孩子去體驗一把。我想了想,不是心疼錢,而是覺得這個話貌似很有道理,但是實際可操作性不太強。一個體驗課1.5小時,30個孩子一個班。老師如何通過這有限的時間去考察一個孩子的才能?如果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判斷一個孩子是否適合這個學校,那不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什么?而且,又是什么樣的老師在考察學生呢? 因為在咨詢點上,一共有3個老師,其中2個老師我們問他們是一問三不知的狀態(tài),其中一個連話都不是很利索,顯得很嫩。
第二天,我們又去了另外兩家。
第三家。比較順利。交了簡歷看了原件之后讓我們等消息。
第四家。因為我們是雙休日過去的,保安攔住了我們,說只有工作日才能投簡歷。朋友想好不容易來了你總不能趕我們走吧,就往里走。保安在我們后面不斷地說我們,說我們沒素質(zhì),怎樣怎樣。因為周一又要出差,就讓他說去吧。找到了老師,老師說招生咨詢她不負責,但是可以幫我們代為遞交簡歷。剛好這個時候,有一個家長帶著小孩進來了,老師讓他們填寫了表格之后,小孩就被另外一個老師帶著去面試了。老師介紹說: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招40%的自主生了。如果面試通過,這部分學生就不用參加搖號,也就是提前內(nèi)定掉了。自主生的基本條件是:4,5,6全優(yōu),有特長,有奧數(shù)什么獎的更佳。所以,朋友孩子盡管沒有全優(yōu),但因有特長,他遞交了資料。我就不硬著頭皮上了。后來,我打電話給老師,老師說我們孩子的情況他個人認為還是比較適合公辦,在公辦孩子的個性可能有會有一點寬松的環(huán)境,在民辦個性會有一些壓抑;而且在公辦我們孩子的成績會比較靠前,在他們民辦因為一個個都很優(yōu)秀,所以反而不太適合。。。。。。。不管老師是安慰我還是實話,總之有一點是大家共同的認知:民辦的確是抓學習的,以升學率為目的的抓學習。
~~~~~~~~~~~~~~~~~~~~~~~~~~~~~~~~~
杭城有好幾家民辦。我的民辦參與之路就到此劃上句號了。也算是體驗了一把小學畢業(yè)生家長需要走的路吧。走了一圈,就不會后悔。報名中各路學校的反饋,會讓自家孩子對自己的地位有一定的了解,被拒了,或者被收了,都是一個表象。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迪。和我們成人的職場一樣,求學也是一個職場,而職場從來不同情弱者。我把每個學?戳怂啔v后的原話講給小盆友聽。他當面沒有說什么。但,我知道,他的承壓能力是不錯的;而且他是有一定的上進心的?吹眠h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