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材方面,體現(xiàn)材料的“陌生化”。擱置了輕車熟路的“經(jīng)典”圖式,另辟蹊徑,嘗試追求“陌生化”風格。如中國當代小說《走眼》、唐代李貽孫的書序《歐陽行周文集序》、南宋徐照的詩歌《三峽吟》等,此類關注和熟悉程度都不是很高的作品,更有利于提高測試信度。
在設題方面,注重語言的應用性。著重體現(xiàn)在兩個維度:一是突出工具性,如將現(xiàn)代“網(wǎng)購”與傳統(tǒng)“寫信”兩種生活內(nèi)容巧妙融合,以考查解決實際問題的語文能力。二是關注現(xiàn)實性,如“語用題”的各種語料和現(xiàn)代文閱讀文本等,均直接“采擷”于當今生活,“考查”即“應用”。在目標方面,落實賞析的多樣性。一是藝術性,如古詩鑒賞,再次采用兩首詩歌的比較閱讀,一首唐詩,重情韻,一首宋詩,有理趣。考查重點定位于“兩首詩歌抒情手法的差異”,需要較高的藝術素養(yǎng)方能順利解答。二是思想性,如我省獨樹一幟的《論語》考題,以對“直”與“不直”的理解、評析,于細微處洞見人生修養(yǎng),倘無足夠的認知深度和思想高度難免捉襟見肘,淺嘗輒止。三是探究性,如要求對小說題目“走眼”作深度解讀等。(觀點及試卷來源于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