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雞娃”嗎?
這是它的名詞解釋
簡單來講,雞娃就是用打雞血的方式教育小孩,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層面的雞湯、行為層面上的各種補習、考級、出國……
目前為止,很多新聞報道了雞娃現(xiàn)象,并且在各個維度找到了雞娃的原因——焦慮心理、社會發(fā)展、中產(chǎn)家庭、教育進步……
但今天這篇不一樣——
當大家都在分析雞娃的時候,我想直接罵。
PART 1
雞娃,
究竟能“雞”到什么程度?
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上來講,這一趴需要堆積素材,來為我后文的“開罵”做好論據(jù)基礎(chǔ)。
但在整理素材的時候,我?guī)缀蹩煲舷?hellip;…
曾經(jīng)的小孩,工作日上補習班、周末上興趣班。而當時的興趣班,僅限于鋼琴、書法、素描等常規(guī)操作。
但現(xiàn)在“孩子的興趣班”,哦不對,或許稱之為“家長的興趣班”更為合適吧。
Python 、C++、劍橋通用英語、主持人……總之只要能考級、只要能為孩子的簡歷背書,就要搞起!
所以我們看到了前段時間上海市5歲小孩的升小學15頁簡歷
我們也看到,一位記者潛入雞娃群進行新聞?wù){(diào)查時,在雞娃計劃分享環(huán)節(jié)中,有人拋出了自己的雞娃電子課表
你以為這就完了?除了“雞娃”,還衍生出了更多不同種類的娃。
好了,就總結(jié)到這里吧,我真的要窒息了(也迫不及待想要開罵了)。
在我看來,雞娃=新一代原生家庭問題的搖籃=“別人家的孩子”plus加強版
如果現(xiàn)在有社會學者就此開展為期20年的跟蹤式田野調(diào)查,記錄“被雞”小孩們的成長圖鑒。
那個結(jié)果,真的難以想象。
PART 2
雞娃,是對是錯?
關(guān)于雞娃的對錯,其實有很多爭議。支持雞娃的人,主要秉持以下幾個理由,我來一一反駁。01.雞娃沒有錯啊,只是度的問題。
并不是。
從定義上來看,“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
從行為上來看,上一趴的種種論據(jù),也很明顯地證實了,雞娃已經(jīng)超出了哲學意義上的“度”,明顯區(qū)別于正常的“教育”概念。
雞娃,已經(jīng)不是一個可以討論“過沒過度”的行為了,它早就過度了。
02.哎,人生在世難免要比,集體內(nèi)卷全民焦慮,大環(huán)境的問題,避免不了的。
的確,每件事都有難免,比如人生在世難免要比,做事難免有些誤會,做人難免委屈。
可也總有人成功地“免了”不是嗎?他們沒有誤會,沒有委屈,沒有比較。
你沒做到,你憑什么賴大環(huán)境?
換句話說,大環(huán)境也是由人組成的。
每一個說“避免不了”的家長,都是這場雞娃罪惡的幫兇。
另外趙本山老師也說了,別啥都賴大環(huán)境。
03.我就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怎么了?!再窮不能窮教育!
你看,你自己都說了,“不能窮「教育」”。
教育和雞娃,從來就不是同一個概念。
教育是什么?是教導知識,教導做人,教導孩子去成長為一個三觀正向、有思維能力的獨立個體。
雞娃是什么?是以漠視孩子的選擇、透支孩子的能力、禁錮孩子的自由為代價,去構(gòu)建一個“想象中的孩子”,然后在所有娃中稱霸。
教育和雞娃最大的差別,就是教育從來不以“超越別人家的孩子”為目的。
所以我也想問那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家長一句話:
你真正期待的,究竟是「孩子」變好,還是「你的」孩子變好?
沒明白?
我的意思是,你究竟是為了他,還是為了你的面子?
04.不管他未來怎么樣,我盡力了,我問心無愧。
看,你自己都承認了吧,自我感動(微笑)。
05.我就是想雞。
那你往下看。
PART 3
不是每個娃,
都一定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看到這里可能你會質(zhì)疑,你又沒有娃,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有什么發(fā)言權(quán)?
是,我沒有娃。
但我曾經(jīng),就是那個“被雞的娃”,就是那個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這樣,夠有發(fā)言權(quán)了嗎?
我的父母以及我的親戚們應(yīng)該是最vintage的一批雞娃家長了。當然我那個年代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成熟的教育培訓體系,雞娃的方式大多數(shù)還是靠著一盆又一盆的「精神雞血」。
“你得考去北京、在北京工作買房,這才叫出·人頭地!”
“你得努力學習啊,考得全校最好才能對得起你爸媽。”
“你得時刻比別人優(yōu)秀,比別人厲害,年輕就得拼命,要超過同齡人,做到最好。”
“別人都能第一名,你怎么就不能?”
怎么樣?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一種強烈的窒息感?
而聽覺窒息,只是最膚淺的影響。
雞娃真正的影響,會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在我現(xiàn)在這個年紀——
錯誤的自我認知,無法接受“大千世界比我厲害的人多太多”這個簡單的事實,無法正確面對失敗甚至認為自己就是不可以失敗。而一旦失敗就會造成毀滅性自我打擊:我是垃圾,我是廢物。
無法建立健全的自我評價體系,一切以“別人”為前提,做任何事情都要比較,一定要做到最好。而一旦做不好,后果不是“沒完成”,而是“對不起”。而且對不起的不是自己,而是對不起爸媽對不起朋友對不起整個世界。
除此之外,還有極度不自信、過度完美主義、無法正確歸因、缺少決策力………
而這一切一切的根源,都是在于——
我從小被視為用來賺足面子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小孩子”。
這也是我今天為什么如此反對雞娃的原因。
因為雞娃對小孩最惡劣的影響,是讓他一生都會形成這樣一個潛意識:
小時候我被當作工具對待,所以我長大以后要完美地像個機器,我沒有資格不完美。
但你要知道,他是一個獨立的的個體,你沒有任何權(quán)利,決定他成為工具。
所以作為一個曾經(jīng)被雞的小孩,今天有一點理解和四點希望,想要對各位雞娃家長說:
01.
我理解各位為人父為人母,對小孩的愛和期盼。我從不否認愛,我很感恩愛。
但愛不是壓迫,不是自我感動。
愛,不能以愛之名,行使操縱。
02.
希望你可以不要把你個人的內(nèi)卷、焦慮、理想主義以及未完成的壯志凌云,硬生生地捆綁在孩子身上。
那是你想象中的孩子,不是他本來的樣子。
03.
希望你可以不要嫌棄自己的孩子笨拙,他或許在某些方面不夠出色,但他一定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領(lǐng)域肆意生長。
他有權(quán)利和自由,成為不那么優(yōu)秀的人。
04.
希望你未來,不會有對你孩子說“爸媽只是希望你健康快樂”的機會。因為當這句安慰出現(xiàn)的時候,你的孩子一定在經(jīng)受無法言說的苦痛。
而你脫口而出的這句解釋,在那一刻絕望的他看來,只能是謊言和欺騙。
05.
希望,你可以把他的人生,還給他。
如果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本來可以很健康。
那就不要用愛的名義,綁架本該可愛的靈魂。
對了,還有最后一點給小孩子的希望:
小孩子,你好呀~
姐姐希望你的童年呢,可以是風車和畫筆,也可以是布娃娃和奧特曼。
但最重要的是,希望你的童年,可以是你的童年。
部分資料&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