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頒獎季低調(diào)地來了,獲獎者與中國人無緣。不過北大教授鄭也夫的一番言論則讓諾獎喧鬧了一把,“在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入哈佛耶魯?shù)仁澜缑R膊粫@諾貝爾獎,因為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了一個考試機器。”
說到人才的培養(yǎng),美國印第安納州克勞福德維爾學區(qū)學監(jiān)凱思琳·斯蒂爾說,“美國教師更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培養(yǎng)學生更多在意他們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狀況。所以我們對老師上課也要求有創(chuàng)造力,教案不能一成不變。我們對教學的期待,是要求學生自己創(chuàng)建答案,而非僅僅是從預先設定的選項中選擇答案。”
這兩天,美國印第安納州教育代表團正在浙江訪問,杭州上城區(qū)也來了7位美國老師,在“上城區(qū)名師名校長論壇”上,就中美基礎教育作交流。
美國的老師和課堂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昨天,記者就這個話題,和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ISP Butler Lab School的教師瑞齊爾聊了聊。
美國小學課表
由老師自己制定
聊天是從一張課程表開始的。
瑞齊爾在學校是教一年級的,班里一共有24個學生,她是全科老師,語文、數(shù)學、科學都是她教,班里的課程表,是她自己制定的,美國的學校給了每位老師這樣的權利。
瑞齊爾給記者描述了她每天的課程表,跟杭州的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不太一樣。(見題圖)
瑞齊爾的這張課程表,每天都是一樣的,變化的是每天閱讀課,學生閱讀的書本不一樣。而且學生自主安排在校時間的機會,非常多,參與自己感興趣項目的機會,也多。
瑞齊爾課程表上的“學生主題報告”課,是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學生是主角,老師是輔助的。
“最近,學生都在換牙,于是他們選擇了換牙這個話題來討論,提出了一個個問題,比如為什么要換牙?換牙有啥好處?什么樣的食物對牙齒是好的,什么樣的食物對牙齒不好?一副好的牙齒,對身體有什么幫助?……”
瑞齊爾說,“如果學生感興趣,能提出很多問題,話題甚至可以持續(xù)一個月。”瑞齊爾說,這個權利都是交給學生的,“當他們對這個話題不再感興趣了,再尋找下一個感興趣的話題。”
在這些話題里,學生提出的問題各種各樣,很多問題里面涉及到科學知識,老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這些科學知識。
一年級的閱讀課
可以長達90分鐘
瑞齊爾說,學校里有一堂閱讀課,長達90分鐘,中間不休息。
上這么長時間的課,中間還不休息,小朋友的心情能好嗎?
瑞齊爾說,在美國,學生在20分鐘的課前準備活動中,要做三件事:
首先是問好,同學之間以各種方式相互問候;第二件事是分享,家里買了啥新玩具,今天心情怎么樣,學生都可以說出來;第三件事,做溝通的游戲,比如一個孩子蒙著眼睛,一個學生發(fā)出一個聲音,猜猜是誰。
“這種交流很重要,學生要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心情好了,上課就會很開心。”瑞齊爾這樣說。
瑞齊爾給記者詳細介紹了這堂課:一個半小時的課,分成幾個環(huán)節(jié),先是老師讀書給學生聽,大概20分鐘;然后每個學生拿出自己的書袋,里面有8本書,學生可以在教室里任意選擇一個角落,或坐著,或趴著,讀自己喜歡的書,讀完后大家一起來分享;最后半小時,老師挑選一些書,設計一個任務,比如找詞、造句,學生分小組閱讀。
瑞齊爾說,學校里有一個專門的書庫,學生定期可以到這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可以選8本放進自己的書袋。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分等級的,分A等、B等,由老師來評估,學生根據(jù)評估的等級選擇對應的書籍。
金華賓虹小學校長李武南,是一位資深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他說,小學生語文知識,50%以上不是語文課教出來的,更不是“抄寫”鞏固出來的,而是通過潛移默化自主生成的。學校應該把大量時間還給孩子們,用來閱讀。
轉(zhuǎn)自 騰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