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羅皓菱)日前,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夫婦現身首都圖書館,為家長們帶來了一場育兒講座。羅伯特·希勒的夫人維吉尼亞·希勒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著有《獎勵出好孩子》一書。談到中國現在大熱的諸如《爸爸去哪兒》等各種親子真人秀,希勒坦言不建議小孩參加電視真人秀,“面對攝像鏡頭,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都會緊張,特別是小孩,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不建議小孩參加電視真人秀”。
羅伯特·希勒是耶魯大學經濟系著名教授之一,201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太太維吉尼亞·希勒是醫(yī)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專門從事兒童及家庭心理治療,著有《獎勵出好孩子》等書,該書日前已經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引進。日前,希勒夫婦攜《獎勵出好孩子》一書來到首都圖書館與大家分享育兒之道。
羅伯特·希勒夫婦所崇尚的“獎勵式”育兒方式,也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獎勵和收買,就如同我們常說的天才與瘋子之間的距離一樣,需要特別認真地把握”。希勒夫婦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父母帶著孩子逛超市,孩子不停地哭鬧。此時,媽媽說,“如果你停止哭鬧,我就給你買好東西”。“這就是收買,而非獎勵。”希勒夫婦認為,按照他們理解的正確的“獎勵”教育應該是,在進入超市以前,你就對孩子說,“如果你在購物車上坐好,不哭不鬧,你就會得到獎勵,我們可以在回家路上順便去趟公園玩”。
很多父母雖然知道“獎勵”式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們的所謂獎勵其實是收買。比如,幫媽媽打掃一間屋子,就獎勵5元,很多時候父母把獎勵變做用金錢、財產、利益來誘惑孩子。希勒夫婦所崇尚的“獎勵”,“要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確定實際目標,你可以讓一個6個月的孩子試著站起來,但不可能讓一個3個月的孩子也自己站起來”。此外,希勒夫婦提倡的“獎勵”更側重人際交流,“在給予孩子的獎勵中,應該更多地嘗試使用人際交流的獎品,比如,去公園玩、星期五晚上可以晚睡覺、允許孩子邀請朋友到家里玩、和朋友去看電影等等”。 來源 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