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天氣漸漸熱了,在廣場的一角,總有一個頭發(fā)花白蓬亂的老人在跪著乞討,路人行走匆匆,大多忽略他的存在。不知過了多久,旁邊小餐館跑出一個大概2歲模樣的小男孩,只見他走到乞丐面前,在他碗里放了一個面包,老人抬頭說了聲謝謝,大概看到老人臉上的汗,小男孩抬起胖乎乎的小手幫老人擦汗,動作有點笨拙,但是就像在家里幫爸媽擦汗一樣自然,然后轉(zhuǎn)身跑回了餐館。老人淚眼婆娑,含在嘴巴里的面包半天也咽不下……
但是當(dāng)小男孩回到餐館,媽媽就罵,”你知不知道那個乞丐很臟的?趕緊跟我去洗手!“小男孩有點不明白,心想幫別人擦汗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嗎?媽媽在給孩子一邊洗手還一邊不忘嘮叨:”外面乞討的都是騙子,人家賺的錢比你媽還要多!“小男孩更加迷惑了,他們這是在賺錢??
在孩子的世界里,沒有歧視,也沒有險惡,他們的世界是純潔的、美好的,猶如一張白紙那樣潔白。
為什么要讓孩子保持善良純潔的心靈?
有人說,需要讓孩子知道世界的險惡,他們才能不容易被騙。但是,越早被險惡掩蓋心靈的孩子,他們是沒能擁抱這個世界的。就像一個孩子能在人群中快樂唱歌,而大人不敢,因為大人心中有太多的顧忌,他們怕別人取笑,怕被別人當(dāng)傻子。越善良純真的孩子,他們會過得越快樂、自然,童年美好的回憶會越多。
寫到這里,幼兒教育專家小編突然想起一個課堂小故事:
老師給小朋友講完《狐貍和烏鴉》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狐貍用自己的甜言蜜語騙到了烏鴉,烏鴉一張口,小曲還沒有唱起來,嘴里的肉就掉了。狡猾的狐貍銜起大肉,高高興興地走了。
老師讓課堂上的小朋友發(fā)揮想象,嘗試編寫后續(xù)故事。
一個小女孩是這樣回答的:烏鴉原諒了狐貍,并且對她說,狐貍姐姐,你一定是餓壞了,才想到那個辦法的,對不對?今天,我分一半肉給你,你一定要改掉騙人的小毛病喔,好不好?
一個小男孩是這樣回答的:狐貍馬上向著烏鴉懺悔,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區(qū)區(qū)的一塊肉,失去了偉大的友誼。一開始烏鴉不相信,看也不看狐貍,可是,狐貍的懺悔太真切了,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流,說到辛酸處,狐貍竟然,竟然拿自己的腦袋往地上撞,咣……咣……咣。 善良的烏鴉終于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隨著嘴巴一張,烏鴉嘴里的肉又掉下去了。狐貍哈哈大笑,說烏鴉你這個傻子!狐貍吃著肉的時候,烏鴉一陣冷笑,你的死期到了,我在肉里下了毒……
編后語:”童心未泯“這是很多大人用來贊揚快樂的人的詞語,既然童心如此重要,父母何必過早地剝脫孩子的童心呢?建議各位父母盡量還原給孩子原本屬于他們的快樂童年吧,還原他們最初的模樣,將最真實的成長歸還給他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