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要你們注意我。大多數(shù)孩子都強調他們的父母工作很忙,很少有空閑時間,但是,盡管如此,孩子還是都希望父母親和他們待在一起的時間多一些。他們不是要父母親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而是要父母親和他們一塊玩,給予他們全部的注意力,4歲的阿莉西亞直截了當?shù)卣f:我要媽媽和我一塊玩娃娃,但是她打電話打個不停。10歲的歐內斯托抱怨說:我的爸爸總是工作,不工作的時候也是想著工作,不來和我玩。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抱怨父母要做的事情太多,因此對他們注意不夠。
2.我需要規(guī)則,雖然有時我會試著逃避這些規(guī)則。5歲的杰克抱怨說:我的父母親定下很多規(guī)則,過后就忘記了。幾乎所有我與之談話的孩子——從學齡前兒童到五年級學生--都表述了同樣的看法,這種看法來自于同一群孩子,他們曾熱切地與父母討價還價,想要打破規(guī)矩晚睡十分鐘,或者想方設法地避免各種清規(guī)戒律,內心中,他們知道規(guī)矩對他們是有好處的,當我的父母不嚴格執(zhí)行規(guī)矩的時候,我與我的弟弟打架的次數(shù)就增加。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告訴我,她有時候能說服父母親讓她晚睡,但第二天總是情緒惡劣,因為前一天晚上我太累了。一個很會說話的小孩彼得說道,如果家里沒有規(guī)矩,家里就一團糟。
3.我需要父母親關心我,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導致孩子們憤怒與焦慮的原因。簡單的解釋是,在今天的快節(jié)奏時代,孩子們需要有形的方式來感受父母對他們的保護與愛護,而這不單是指讓孩子吃飽,穿得整整齊齊與準時地到學校上學。對孩子來說,就寢前的時候是最脆弱的一刻,孩子們反復地提到要父母來看看他們是否睡熟,一個上幼兒園的女孩說出了其他孩子的心聲:我喜歡我睡覺的時候父母親走進我的房間輕輕地吻我一下。這些孩子也喜歡母親過來緊緊地抱我一下,或者父親走過來坐在我身邊。這些不同年齡的孩子都說到,“當媽媽從工作的地方打電話來時,感到很高興。”這些示愛的小動作讓孩子感到父母的存在,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父母不在身邊不等于他們不想看你!”
4.我不喜歡我父母親大聲叫嚷。所有的孩子都承認,當父母親對他們叫嚷時,他們的感覺很不好,雖然他們也認為有時候叫嚷是必需的,有幾個孩子甚至承認,大聲叫嚷是唯一讓他們聽話的方法。但是頻繁的叫嚷--特別是在父母親失去控制以后的叫嚷使孩子很難受。一些年幼的孩子感到害怕,“我的爸爸媽媽叫嚷的時候我很怕。”一個一年級的學生說:“當我看到父親的臉漲得通紅的時候,我很怕他會發(fā)心臟病。”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這種怒氣具有傳染性,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說:“當母親尖叫時,我感到我也想對著她尖叫。”
5.我喜歡全家在一起。孩子們喜歡固定的家庭活動,因為他們可以有一種盼望的心態(tài),定期舉行活動和活動本身一樣地重要。當孩子們談到家庭活動時,他們并不是指那種大把花錢的大場合,孩子們流露出他們是多么喜歡那些平常的,反復舉行的活動,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意味著每星期全家聚在一起,租一部錄象,大家一塊吃送上門的比薩餅,對另一個孩子來說,這意味著他爸爸每星期從一套冒險系列故事中給他讀上一章。當孩子們講述這些情景時,我可以從他們的臉上讀到快樂與放松。
孩子們都渴望著與家長更多地溝通,他們所提供的信息是我們無法不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