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你們自己不攀比,并和孩子講明原因,那么,孩子也不太可能和人攀比紅包。
孩子對壓歲錢的攀比,很大的可能是來自于父母的議論:哪家的壓歲錢給得多,哪家的壓歲錢給得少;今年的壓歲錢是賺了還是虧了…。這些孩子都會聽在心里,并引發(fā)孩子的攀比心理。
先和孩子講講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原來叫壓崇錢,壓歲錢,其最初的用意是鎮(zhèn)惡驅(qū)邪,寓意辟邪驅(qū)鬼,保佑平安。
這一習(xí)俗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來害人,特別是會摸熟睡孩子的頭,導(dǎo)致孩子生病或變成癡呆。
為了防止“祟”的侵害,人們會在年夜飯后用紅紙包上
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這里面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期待和愛。
我們家包紅包,公公婆婆那邊和我父母親這邊是不一樣的:公公婆婆那邊紅包八百一個,大家都如此;我父母這邊親戚也都商量好,拜年東西不超過兩百,紅包也不超過兩百,省得過年成為各自的負擔(dān)。
我們也和孩子說清楚:紅包是親戚朋友們給你的祝福,但是,這個錢爸爸媽媽是要還情的,人家給你多少,我們給人家的孩子也不能低于這個數(shù),這是人情往來必需遵守的社會規(guī)則,所以,紅包的多少不代表什么,只是人情往來。
我們告訴孩子:親戚朋友給你紅包,你一定要馬告訴我我們,否則,我們不知道,不知情,沒有表示感謝,別人會認為我們家沒有禮貌。
和孩子講清道理,壓歲錢怎么用聽聽孩子的意見,父母處理問題的方法,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自己會去思考,從而不屑于去攀比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