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三步年年講 今年再講不嫌多
62歲大伯起床太猛突發(fā)心肌梗死
中老年人冬天起床更要講究三個5分鐘
①醒來后先賴床1-5分鐘
②在床上坐1-5分鐘
③在床邊坐1-5分鐘
記者 李靜 通訊員 樓建麗
本報訊 前兩天的早上,省立同德醫(yī)院送進一個62歲大伯,需要馬上手術。當天早上6點多,大伯睡醒后起床,剛下床站起,突然一陣頭暈,摔倒在地。
省立同德醫(yī)院心血管科主任李雄主任醫(yī)師說,大伯得的是心肌梗死。“人有生理節(jié)奏,晚上休息,白天活動。從熟睡狀態(tài)交替到活動狀態(tài)時,一定不能急。加上他本身患有心臟病,突然起床馬上站立,會引起腦供血不足。”
每個月,李主任都能碰到幾個起床后摔倒的中老年患者。凌晨4點至8點,是頭暈、摔倒、心梗、腦梗最高發(fā)的時間段,特別是一到冬天,更是高發(fā),中老年人起床一定要慢慢起,記住三步法。
睡覺時血壓低
著急起床會供血不足
說血壓,先從長頸鹿說起。
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也是獸類世界里血壓最高的動物,長頸鹿的身高要求它們擁有更高的血壓。李主任說,長頸鹿的收縮壓至少在200毫米以上,只有這樣,心臟才能把血液輸送到“遠在天邊”的大腦。如果沒有這么高的血壓,它的腦與心臟相距兩三米,會得不到血液供給。
李主任說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一點:不管是長頸鹿還是人,要保證供血,需要一定的血壓。
人在睡眠中時,由于代謝低活動少,身體及時調節(jié)了生理狀態(tài),因此血液流動相對緩慢,血壓相對偏低。如果一睡醒匆匆起床,身體從長時間的休息狀態(tài),突然改變體位進入到活動狀態(tài),人體交感神經系統(tǒng)被迅速激活。
中老年人的血壓調節(jié)功能比較差,當這種狀態(tài)迅速轉變時,并不能精確地調節(jié)好血壓狀態(tài),所以會出現(xiàn)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后缺氧,導致腦平衡功能失調,突然摔倒在地。冬天時,因為天氣寒冷,血管收縮,更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期。
李主任說,僅是因為血壓波動,出現(xiàn)眩暈、頭昏、摔倒的,還算幸運。老年人多有心腦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糖尿病等,腦血管的彈力、張力差,管壁舒縮功能差,常出現(xiàn)短暫性腦供血不足,有的摔倒還可能是由腦梗、心梗等引起。
中老年人起床要慢
記住三步起床法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婦產科醫(yī)生@協(xié)和章蓉婭前兩天也在微博上說,查房時,她會囑咐每一個病人術后起床分三步走:醒來后先躺5分鐘,再坐5分鐘,下地后先站5分鐘,然后再走。這樣可以避免血壓劇烈波動,減少頭暈、腦卒中。對術后病人如此,對每一個老人來說也是如此。普通人不一定要分三步走,但是清晨起床不要太急,適當賴床幾分鐘還是有好處的。
省立同德醫(yī)院心血管科主任李雄主任醫(yī)師說,三步起床法是有道理的。中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早上醒來后起床不要急、不要猛,分三步最好。年紀輕、身體好的,賴床1分鐘、在床上坐1分鐘后,然后下床在床沿坐1分鐘;年紀大的,體質不好的,可以賴床5分鐘、床上坐5分鐘,然后在床沿再坐5分鐘下床。過渡時間根據(jù)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而定。
“醒來后,首先要完全清醒,在平仰臥的狀態(tài)下,睜大雙眼,適應由睡覺至睡醒的交替過程。然后才緩緩從被窩里坐起來,雙眼正視前方,或轉動頭頸。再將雙腳移至床沿,睜眼靜坐一會,如果覺得自己反應正常,可以下床了。經過這三步,可減少很多突發(fā)性疾病的發(fā)生。”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