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長期不愈不妨試試藥物貼敷
耳穴貼壓法讓結石輕松排出
口述:何世明
冬病夏治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種治療冬天好發(fā)疾病的方法。三伏天是陽中之陽,自然界陽氣最鼎盛的時候,根據天人合一理論,人體陽氣也處于最旺盛的時期,在這個時候治療一些虛寒性的疾病,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我從事冬病夏治很多年了,除了哮喘、咳嗽、支氣管炎、反復感冒、骨關節(jié)病、痛經等病外,慢性腹瀉的病人通過冬病夏治也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慢性腹瀉,又稱過敏性腸炎或腸功能紊亂,是一種胃腸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粘液便等,以腹痛和慢性腹瀉為主要表現。大便次數增多,每日2~6次甚至更多。
兩年前有個慢性腹瀉的病人,經常性的腹瀉差不多有5年之久,西醫(yī)查不出有什么器質性的問題,吃過很多藥均不好,嚴重時一天要拉四五次肚子。第一次來時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精神不振,自訴冬天怕冷,夏天吹空調容易拉肚子,吃一點東西就有飽脹感,稍微運動就氣喘吁吁。
他這種情況屬于脾胃虛寒,是由飲食失節(jié)導致的腸功能紊亂、腸動力不足引起的腹瀉,大便化驗都是正常的,沒有什么細菌或病毒。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消化水谷,傳輸精微,兩者密切合作,才能維持飲食物的不斷受納、消化以及精微物質的不斷吸收與傳輸。脾氣主升,胃氣主降,如果脾胃升降失常,脾氣不升,胃氣不降,清濁混雜而下,就會產生脘腹墜脹、泄瀉不止等癥狀。
考慮到這個病人病程已經很長了,單用中藥很難徹底根治,當時已是六月初,冬病夏治即將開始,我就建議他在服用健脾養(yǎng)胃中藥的基礎上,到三伏天再來貼敷膏藥。三伏天人體腠理開放,用辛溫陽熱的藥物貼于穴位之上,很容易通過穴位滲透,使藥效直達相關臟腑,取得比平時更好的治療效果。用這種方法治療慢性腹瀉,可以起到鼓舞脾胃陽氣,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
這個病人因為反復腹瀉,機體長期處于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所以我在選擇穴位時,除了貼敷一些常用穴位如肺俞、足三里等,以宣通肺氣、調理脾胃升降外,還用五倍子、肉桂等藥物打成粉,貼敷在特定穴位如大腸俞穴、神闕穴等處。
大腸俞穴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是治療腹痛、腹脹、腸鳴、腹瀉的主要穴位。神闕穴位于肚臍處,此處皮膚較薄,血管豐富,離腸道又近,藥物貼在這里很容易滲透進去,所以培元固本、和胃理腸的效果比較好,貼敷后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使胃腸道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加快小腸對水分的吸收,從而起到健脾止瀉、升清降濁、益氣固托、溫補下元的作用,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恢復。
經過第一年一個療程的冬病夏治,這個病人的癥狀有了很大緩解,大便減為每天兩到三次。第二年又貼敷了一個療程,大便減為每天一到兩次。第三年繼續(xù)鞏固一個療程,已經基本治愈。
這個病人正當壯年,自己經營著一家公司,平時工作壓力大,應酬多,忙起來常常顧不上吃飯,餓得厲害了又大量進食,夏天一口氣能喝掉四瓶冰啤。這些不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導致他胃腸功能逐漸紊亂,到最后,一吃海鮮、粽子、湯圓等難以消化的食物就要拉肚子,才30多歲血氣方剛的年紀,就非常怕冷,冬天不敢吃寒涼水果,夏天不能吹空調。所以這類病人在貼敷和內服湯藥治療的同時,做好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很重要的。
【后記】除了冬病夏治,何醫(yī)師還擅長用貼敷的方法治療多種疾病。就拿讓人苦惱不已的膽結石來說吧,很多病人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接受碎石或手術治療,而在何醫(yī)師這里只要在“耳朵”上下下功夫就可以了,也就是采用耳穴貼敷的方法,把結石排出。
聽到這里,大家的眼睛是不是一亮,難道不用打針、吃藥、動手術,就能治好膽結石?
沒錯,且聽小編給大家解釋。人的耳朵就像個倒置的胎兒,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竅,甚至更小的部位都能在上面找到相對應的穴位。而且耳朵上的神經也非常豐富,與人體各個部位都緊密相連。對耳廓穴位給予不同的刺激,能使全身或局部出現不同反應,從而把治療信息傳遞到相應部位,達到治療和保健的作用。
何醫(yī)師用耳穴貼壓法治療膽結石,就是運用這一原理,通過穴位刺激調解體內代謝平衡,促進膽囊收縮、膽汁排泄,使小顆粒的“結石”自動排出,不失為一種“綠色”、安全的自然療法。而且它和冬病夏治比較起來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沒有時間上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有這方面疾病的朋友不妨來武林館找何醫(yī)師診治,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