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朋友找我聊天,后來得知他又換工作了,原來是公司裁員把他給裁掉了,想想他職場之路也是坎坷。畢業(yè)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公司工作一年,突然一天,正常到公司上班,發(fā)現(xiàn)公司的大門已經緊閉,因為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了,到現(xiàn)在工資都不知道找誰要去。這次被裁員,公司也只是給了他當月的工資,他是公司里的正式員工,突然通知他被辭退沒有任何前兆,也沒有得到任何補償。你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這里告訴你遇到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辦。
職業(yè)生涯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被用人單位辭退的問題。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原因有幾種:公司領導及管理人員格局不夠,心胸狹隘;公司管理混亂;公司運轉出現(xiàn)問題,資金鏈緊張等等。無論是對方出于何種目的辭退員工,作為勞動者,我們都應該爭取自己合法的利益,維護自己應有的權力。辭退分為轉正后辭退和試用期內辭退。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下:
一、轉正后辭退勞動者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原則下,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單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如符合,用人單位需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提前通知勞動者。如果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不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用人單位提出經濟賠償。經濟賠償由三部分組成:
① 勞動者在職期間當月應發(fā)工資;
、 用人單位不是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用人單位需支付勞動者一個月代通知金,代通知金的標準是解除勞動合同時上一個月的工資;
、 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根據(jù)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算,滿一年以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滿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試用期內辭退勞動者
試用期內,用人單位提出辭退勞動者,同時勞動者未違反勞動法和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未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需要舉證,提交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勞動者不可用。
另外,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勞動合同沒有單位法人簽字,也沒有蓋具單位公章,視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從勞動合同簽訂的第二個月起,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勞動合同無公章無簽字,不代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沒有建立勞動關系,只要勞動者提供相關資料,證明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可以隨意開除員工。
除了上述情況外,優(yōu)就業(yè)老師警示就試用期內辭退問題,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協(xié)商達成一致意見,好聚好散,這是最好不過的結果。如果雙方經協(xié)商,意見不統(tǒng)一,勞動者可以采取法律保護,爭取自己該得的權益,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做一個講理、懂法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