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碼有150號人 這樣上上下下翻墻入小區(qū)》后續(xù)報道
以后刷卡出入,不用翻墻
記者 殷軍領(lǐng)
濱江浦沿街道有個小區(qū)叫江畔云廬,男女老少都熱衷爬墻出入。不管是高跟鞋緊身裙的女神,還是60多歲的買菜阿姨,翻起2米高的圍墻,那都是分分鐘的事。每天起碼有150人從墻上翻過,墻上的鐵柵欄都被磨得锃亮锃亮的。
墻外是小吃一條街,翻墻之后,有的在這里覓食,有的穿過不遠的鐵路涵洞,到濱康路上的科技園上班。假如不翻墻,到小吃一條街,那就得先走完小區(qū)前面400多米的明藝路,再走完300米的明德路,左轉(zhuǎn)再走570米的濱文路才能到,整整兜一個大圈子,沒有半個小時走不完。如果要去科技園,還要再走300多米才能到鐵路涵洞。而翻墻只需十幾秒鐘,難怪大家會風雨無阻、奮不顧身地爬墻。
事情見報后,引起社區(qū)和街道重視,浦沿街道朱主任表態(tài),絕不允許這樣混亂的情況繼續(xù)下去(詳見快報4月13日、14日兩天的連續(xù)報道)。
昨天有讀者打來電話說,這兩天江畔云廬的鐵門開了,大家以后都不用爬墻了。
我趕到一看,原來緊閉的鐵門確實敞開了,旁邊墻上鐵門臨時開放時間:早上7點到9點,下午4點半到晚上7點。
其中一扇大門上又開了扇小門,小門剛刷了黑漆,還沒干。出大門的地方新砌了臺階。不時有人走出大門到小吃一條街吃飯。而就在大門旁,被大家踩得锃亮的護欄冷清了。走近看,幾根锃亮的護欄上已抹了黃油。
居民汪大姐身穿紫色運動服,頭戴藍色耳機,哼著歌,牽著一條雜毛虎皮犬走出大門。這次出門遛狗,她特意帶了錢包——以前大門沒開的時候,她只能帶著小狗在小區(qū)里轉(zhuǎn)轉(zhuǎn),昨天見門開了,她就直接牽著小狗去了小吃街,準備買些吃的帶回去。
李女士架著嬰兒車推手,鄭大姐抬著前輪,兩人把嬰兒車抬下臺階,嬰兒車里坐著鄭大姐7個月的外孫。“你看我多大?53歲了。”鄭大姐笑嘻嘻地說,“昨天早上買菜回來還爬呢。不怕,在老家爬山爬習慣了。”
昨天由于擔心大家把小門的漆碰掉,就全天開著大門,一名保安在旁守著。物業(yè)程經(jīng)理說,等過幾天小門上安裝好門禁系統(tǒng),大家就可以刷卡出入,再也不用爬墻了。門禁卡業(yè)主辦每張20元,出租戶需另交100元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