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鼓勵孩子真的有效嗎?
中國有句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用實驗證明。
請學生盡快用鼠標把計算機屏幕上的圓圈拖曳到一個正方形里,每拖曳一個圓圈,第一組給五毛錢,第二組給五分錢,只有第三組是被請求參加實驗,沒給任何報酬。結果第一組在五分鐘內拖了159個,第二組101個,第三組卻拖了168個。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知兩個結論:第一,無報酬的請求幫忙效果可以和給付金錢的一樣好;第二,錢并沒有像我們想象的有那么大動力,給得不合適,效果也不好(如第二組的成績)。
另一個實驗也驗證了這點。
2005年,美國四位經(jīng)濟學家和卡內基美隆大學實驗人員接受美國聯(lián)邦儲備銀行的委托,去印度測試外在誘因,尤其是金錢對績效的影響:是否薪水越高,表現(xiàn)越出色。
他們把87名印度人分成三組:一組付4盧比(相當于當?shù)匾惶斓墓べY),另外一組付40盧比(相當于兩周的工資),第三組付400盧比(相當于五個月的工資),請他們做九種作業(yè),如記憶數(shù)字、解字謎、擲飛鏢,達到某個水平就可以領錢。結果發(fā)現(xiàn),拿40盧比的人表現(xiàn)得并沒有比拿4盧比的好,更令人驚訝的是,拿400盧比的人表現(xiàn)最差,在九種作業(yè)中,有八種低于其他兩組。
研究者深感不解,不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嗎?為什么不靈了?
2008年,兩位瑞典經(jīng)濟學家把153名捐過血的人隨機分成三組,請他們捐血。第一組沒有酬勞;第二組可以得到50克郎的報酬;第三組也有酬勞,但是可以選擇把錢捐給兒童癌癥中心。結果第一組有52%的人愿意捐血,第二組只有30%,第三組有53%的人愿意捐血并把錢捐出去。
這幾個實驗都顯示金錢非旦不是萬能,有時反而誤事。捐血本來是高尚的利他行為,但是一拿錢就變成賣血了。如果捐血可以幫助癌癥兒童,人們又都愿意去做。人在吃飽穿暖以后,對精神層次的要求是高于金錢的。
另一個實驗是請學生把一組字重新排列成一個有意義的句子,第一組成員的字重組成“冷天”等中性的句子,第二組的字組成“高薪”等跟金錢有關的句子,然后要他們做一個很難的拼圖,拼不出來時可以請求幫忙。結果“冷天”組三分鐘就求助了,“高薪”組堅持了五分半鐘才求援。做完正要離開時,有人(另一實驗者假扮的)不小心打翻一盒粉筆,“高薪”組的人視若無睹,沒有幫忙撿。
很明顯,金錢固然使人自立自強,卻也使人不愿幫助別人。人一被金錢浸染,就變得自私自利了。
很多家長自己在小時候受過貧窮之苦,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快樂,就拼命賺錢,給孩子很多的錢,讓他們不需要奮斗就有錢花。這樣做其實正是消減了孩子的幸福感。
錢和肥料一樣,用得對,可以長出豐碩的果實;用太多,會燒死植物;舍不得用,只會越堆越臭。過去經(jīng)濟學認為工作是負面,金錢是正面,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正好相反,工作恰恰是保持身心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不勞而獲的東西不會長久,流過汗水的果實才最甜美。
這個道理不僅體現(xiàn)在教育上,也體現(xiàn)在社會管理上。
最近臺灣當局針對一些海歸學者又紛紛移民海外的情況,為挽留他們在臺灣安心工作,提出學術界彈性薪資,最高可到年薪三百萬的計劃。雖然立意良好,但若配套措施沒做好,則會變成“二桃殺三士”,反而不美。要知道,許多人回臺教書并不是為了錢。臺灣目前教授的薪水雖然比不上國外,但是溫飽無憂。與其用錢挽住人才,不如改善臺灣的科研環(huán)境,如改善計劃報賬流程,使教授覺得被尊重,不被一些小事情破壞心情,有大把時間能花在研究上。金錢對知識分子并不是最好的驅動力。使命感、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比金錢更重要。
真正使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是榮譽感、責任心、自我期許和成就感,金錢其實是最難激勵人心的方式,它遠不及這些有效。
來源: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