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情緒的特點
少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期,是身心發(fā)展半幼稚半成熟的過渡時期。少年期個體的情緒、情感有以下特點。
1.情緒體驗的半外露、半隱蔽性
兒童期具有明顯的外露特征,喜形于色,內心的體驗和外部表情動作較為一致。少年期表達情緒的方式越來越多;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也有所提高,外部表情動作逐漸減少,但力量更強;內心的體驗有所加深和延緩,出現(xiàn)心境的體驗;情緒外露性減少,隱蔽性增加。由于調節(jié)、控制能力所限,少年期個體仍容易外露出一時的激動情緒。
2.情緒的否定性
少年喜愛追求遠大的目標,一般具有樂觀情緒和朝氣蓬勃的精神,心情明朗快樂,很少沮喪和失望情緒;獨立感逐漸加強,依賴情緒減少;較為自信,好勝心強,對成年人和同年齡者容易持否定的態(tài)度。
3.情緒的自控力不強
少年還不善于很好地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自我監(jiān)督的能力還不高,加上某些生理變化,因而具有高度的情緒興奮性、激動性、緊張性及沖動性。少年常常很急躁地維護自己的意見,有時表露強烈不滿情緒和激情。
學思教育
4.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
少年的情緒體驗還不平衡,往往出現(xiàn)矛盾的狀態(tài)。有時保護小學生,幫助老人,富于同情心,有時又毫無理由地欺侮小孩子;有時表現(xiàn)出很強的義務感、責任感和正義感,有時可能不履行職責,不遵守紀律;有時友善熱情,有時則冷漠固執(zhí);有時勃然惱怒,有時則心平氣和等。
5.社會性情感迅速發(fā)展
少年的集體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個人的自尊心及榮譽感、友誼感等有較快發(fā)展。少年喜歡生活在集體之中,害怕失去集體對自己的信任。他們選擇興趣、愛好、性格、信念相同的人做朋友,友誼感逐步深刻、穩(wěn)固,把互相真誠、坦白、親密當做友誼的宗旨。有人用“什么時候結交朋友最多”的問卷調查500名青年,發(fā)現(xiàn)中學交友最多,占54.4%,小學占36.7%,中學以后只占8.9%。
(二)青少年情緒教育的內容
1.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
社會性情感的培養(yǎng),換句話說,也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培養(yǎng)。通過情感教育,使學生產(chǎn)生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尊重別人,學會用自己正確、健康的心理去體驗社會,分辨真善美、假惡丑。
2.培養(yǎng)學生對情緒的調控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能夠調控情緒,對自己及別人的喜怒哀樂能作出正確的情緒反應。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視他人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對自己,勝不驕,敗不餒,經(jīng)得住挫折、打擊、委屈、勝利,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時又不乏感情,實現(xiàn)人格的健康、和諧發(fā)展。
(三)教師進行情緒教育的措施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包括教室、教學設備、儀器和掛圖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環(huán)境,表現(xiàn)為教師愿意教、善于教,學生喜歡學、勤于學。教師進入課堂后,要有飽滿的熱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學激情,以此感染學生,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學過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
2.保持慈祥和藹的教態(tài)
一位教學風格生動活潑、平易近人、精神飽滿、心情愉悅、有自信心、慈祥和藹、關懷備至的教師,使學生接受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教師的那顆敬業(yè)、坦蕩的心靈,用教師的美好心靈感染學生,用教師的和藹縮短師生的情感距離。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戰(zhàn)勝病魔,自信心也能使人成功。自信心是動力,是力量的源泉。作為教育者就是要想方設法找學生的優(yōu)點,甚至制造“優(yōu)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4.經(jīng)常換位思考
教師應該重視換位思考,想學生所想、想學生所疑、想學生所錯、想學生所難、想學生所樂,溝通師生情感,改善心理環(huán)境,提高教育效能。
5.運用激勵性評價
激勵性評價就是用能夠激發(fā)教育對象積極性和上進心的評價,使之振作起來,努力進取。不少調查資料表明,造成學生對學習失去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的主要原因是:學習目的不明確,無競爭意識;學習意志品質差,缺少學習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等等。而實施激勵性評價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學生發(fā)揚長處,彌補不足,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對需要幫助的學生,教師通過激勵性評價,幫他們找出長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