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學生總有各種各樣的小動作,比如,咬鉛筆、啃手指、吃橡皮、課堂上大聲說話、總是拖延交作業(yè)……
也許你覺得這只是“壞習慣”“沒規(guī)矩”,但我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您,這很可能說明孩子很焦慮。“導致孩子這些壞習慣或焦慮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家長。”所以,讓孩子擺脫焦慮的“藥方”就是改變家長。
孩子咬鉛筆或是心理焦慮 應引導孩子發(fā)泄壓抑情緒
行為習慣:咬鉛筆、啃手指、吃橡皮
班上有個孩子上課時總是不自覺地咬鉛筆。還有一次上課,他把橡皮放在嘴里來回嗍。有的小學生還總啃手指,咬指甲。
家長藥方:讓孩子發(fā)泄壓抑情緒
在排除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下,有咬鉛筆等行為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有心理焦慮。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隨心所欲的愿望很強烈,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和疏導,有的孩子就會發(fā)展成為多動障礙或強迫癥,甚至發(fā)展成焦慮癥。
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帶孩子參加同齡孩子的社交活動,給孩子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適當?shù)貪M足孩子一些心理要求,讓孩子發(fā)泄一下壓抑情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跟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有關
行為習慣:上課時自言自語、下地溜達、注意力不集中
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是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自說自話,更有的孩子會下地溜達。
家長藥方:對孩子要求不要過于大人化
在排除發(fā)育遲緩的生理因素外,在心理上分析,孩子因心理承受能力弱,他們可能受到了一些外界的刺激,比如,新升學或者換一個環(huán)境,會使心理壓力過大、高度緊張,注意力難于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跟父母有關。當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于大人化時,孩子害怕父母不滿意,就難以放松投入。注意力要從小培養(yǎng)。家長對孩子不要過度保護。
改變孩子“慢動作”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自我意識和責任心
行為習慣:拖延作業(yè)、上課鈴響不進教室
“老師,我的作業(yè)本落家了”“老師,我的作業(yè)還沒寫完”,有些孩子會以這樣的方式拖延交作業(yè)。還有小學老師反映,上課鈴聲已響,有的孩子還沒回到教室。有時讓大家把書拿出來,也會有孩子出現(xiàn)“慢動作”。
家長藥方:規(guī)定時間讓孩子做完并要表揚
這些行為可能說明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
做事拖拉的孩子通常會有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總是不斷地在“督促”和“強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標,很少給孩子選擇的機會。面對父母的強勢,孩子只能將拖沓作為無意識隱性對抗語言,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過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強化了自己的拖拉行為。
改掉拖延毛病,最根本的還是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責任心。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權。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讓他主動、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告訴他們“你的事情自己做,每一種選擇都有不同結果,但你必須要自己承擔”。另外,家長應該給孩子限制時間做事,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時,家長要有意識地表揚孩子“你可以快起來”。
此文章為浙江省聯(lián)合應用心理科學研究院提供給給位家長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