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餐廳靜悄悄…杭州夫妻開了家店,點菜請耐心
原創(chuàng) 2018-01-10 都市快報
如果,你來濱江“食通本素酸菜魚館”吃飯,請多一分耐心——店里的服務員大多是聾啞人,老板、老板娘也是,點菜會慢一點。
食通本素酸菜魚館1月初開業(yè),昨天下午我去時,店門口還擺著花籃。小店位于濱江江漢路中贏康康谷6幢111號。
店有100多平米,13張桌子,復古紅磚墻紙上,隨意掛了幾張卡通畫和幾把小草?腿擞形辶,沒有播放音樂,大家都在安靜地吃飯。
店內(nèi)裝飾蠻有朝氣,下午1點多還有幾個年輕人在吃飯。
老板吳江,41歲,也是店里的二廚師,正在廚房切魚;老板娘邱蘭蘭,33歲,負責接待、端菜、擦桌子……因年底服務員招不足,她就什么都干一點,忙得很。
問邱蘭蘭,店里咋這么安靜?不像年輕人開的店啊。
她笑著說:“我們網(wǎng)上買了藍牙音響,還在路上呢!”實際上,她并沒有開口說話,她用雙手比劃,一個戴助聽器的服務生在一旁幫我翻譯。
小兩口有著無數(shù)創(chuàng)業(yè)青年一樣的熱情。他們也不是天生就是聾啞。
老板吳江和老板娘邱蘭蘭
什么時候開始有聽力障礙?你們兩個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怎么商量開店的?
我加了邱蘭蘭的微信,打字聊天,從小時候聊起——
我是3歲青霉素把聽力打壞的。老公是1歲發(fā)高燒變聾的。是不是很無語(笑)?
我杭州人,家中小女兒,很受寵。小時候經(jīng)常受人欺負,經(jīng)常被人喊啞巴,后來上小學初中高中也那樣,長大以后就好多了。
他老家江西的,6歲就在杭州,住外公外婆家了,外婆外公賣早點的,他那時候就會做飯了。
我們2010年認識的,我們一開始做朋友而已,慢慢地互相有好感,成為戀人。我家里不同意,18歲時他爸因白血病走了,而且他沒錢沒房,所以家里很心疼我……
但我比較有主見,態(tài)度很堅決,家里拿我沒辦法,談了一年多,家里人最終同意我們婚事。實際上,我性格比較好強,比較活躍外向,我老公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我們互補的。
他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他會下廚!會包容我!”邱蘭蘭飛快地發(fā)來兩句話。
他們生了個兒子,4歲了。
昨天,邱蘭蘭連續(xù)給我發(fā)了多張她兒子的照片,“兒子聽、說都正常,而且會一點手語和我們交流。”
邱蘭蘭說,他們原來的工作和酸菜魚“風馬牛不相及”。
一開始,她在一家數(shù)據(jù)公司上班,老公吳江在福利廠上班。后來她自己開了淘寶店,再后來生孩子不做了。她做微商三年多,吳江沒有變動。
去年5月,小兩口去江蘇淮安學車。某個休息天,邱蘭蘭偶然去吃一家酸菜魚,感覺很好,第二天就帶老公去吃。吳江吃了也特別喜歡,小兩口吃得一發(fā)不可收——創(chuàng)業(yè)靈感來了。
吳江在廠里上班,小邱在家?guī)Ш⒆娱_微店,平均下來,兩口子一個月三四千塊錢,孩子大了,開銷也大了,不如自己在杭州開一家酸菜魚館。
吳江用手語跟我說(旁邊有翻譯):“主要是因為老婆愛吃魚,在老婆的帶動下我也去吃,吃了好幾次發(fā)現(xiàn)真的很好吃,就開始研究怎么做。”他去那家店十多次,找到那個師傅(廚師),師傅人好,收下吳江做學徒。學藝四個月。
這位師傅姓張,江蘇淮安人,28歲,做廚師7年。認識吳江夫妻后,他辭掉工作來杭州幫徒弟創(chuàng)業(yè),全盤掌控這家新店的酸菜魚口味。
“他(吳江)偷偷跑到廚房找到我,通過微信聊天,我了解到他是聾啞人,想創(chuàng)業(yè),把我燒的魚引進到杭州,他人不錯的,我就想幫幫他。”張師傅說。
“大概學了三四個月。他們自己在外面租的房子,在租房里面學。做酸菜魚分殺魚、剁魚、片魚、漿魚、燒魚5個步驟。我慢慢教他切魚片,怎么切得薄,燒魚哪一道工序該放什么,怎么掌握火候、時間……后來他全掌握了。”
老板吳江在抓魚
吳江記得,“我們所有的交流都是千百次的寫字和發(fā)微信來溝通,在淮安小半年,每天都學到半夜,那是很熱的夏天……”
這次創(chuàng)業(yè),小兩口放手一搏,向親友東拼西湊,加上銀行貸款,湊齊了60萬元。
店址選在中贏康康谷,租金21萬元一年。
邱蘭蘭說,開業(yè)這幾天,生意還可以的!周末比較忙,都沒時間喝水,“能得到顧客好評,自己所有付出都值得!”
店開起來后,他們先想到幫助聽障朋友,目前店里面有9個工作人員,6人是聽障人士。
大部分服務員是聾啞人
和顧客交流難不難?
“我們開通了手機掃碼點餐,很方便的。如果客人在招手,會說話的服務員就過去(我們有個服務員戴助聽器交流是很正常的),如果他在忙,別的服務員會拿便箋紙和客人交流,把客人選的幾號魚、微辣、中辣什么的記下來,交給廚房。”
“這要比在別的店點菜慢一點,需要客人的諒解和耐心……”
昨天下午1點多,一對夫妻帶一兒一女在店里吃飯,小蘿莉抹抹嘴很滿意,“魚好吃,餅餅也好吃,我吃完啦!”結(jié)賬:151元。三個住附近的女青年也來試吃了,都說“蠻好吃”,賬單149元。
我點了一份酸菜魚、一只印度飛餅,也全部吃完了。
印度飛餅
老板娘邱蘭蘭微笑著在手機上飛快打字:“雖然現(xiàn)在很辛苦,但自己開餐廳,自食其力,我們每天很開心……”
幫這對聾啞夫妻吆喝下:客官,歡迎您來品嘗,不敢說味道有多么好,你走進店里,一定會看到他們臉上欣喜的笑容。
都市快報記者 羅傳達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