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租下的北京:哪些人適合留下?
一直猶豫要不要寫關于租房的話題,畢竟大眾的神經(jīng)現(xiàn)在都比較敏感,我很擔心哪句話說不好,被噴成篩子。
最近這段時間,房租成了熱議的焦點,即便對周圍變化最不敏感的人,也明顯感覺到了房租的變化。北京一年前5000的開間,如今輕松就能租到6500。房東通知租客漲價,平均一千起跳。
據(jù)統(tǒng)計,今年7月起,一線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三地住房租金環(huán)比均上漲,漲幅分別為3.1%、2.4%、2.1%。
房租和房價還不一樣,租房幾乎是剛需中的剛需。買不起房,還可以租,但是租都租不起了,就只能睡大街。
在北京,月入萬元,基本就是真的“白領”,一分錢都剩不下。年薪四十萬,如果沒有房,坦白說也離中產(chǎn)差得很遠。
這兩天谷雨的一篇【中產(chǎn)再難續(xù)租】在朋友圈瘋狂傳播,但其實里面的主角,沒一個中產(chǎn)。
房租高漲的背后,有兩個巨大的矛盾點,是無法調和的。
一個是租售比的不合理。跟房價比,現(xiàn)在的房租不是太高,而是太低。房款即便是買最穩(wěn)妥的貨幣基金,利息也至少是現(xiàn)行房租的兩倍到三倍。
在目前房價穩(wěn)妥的情況下,買房基本就是干賠錢,可能你會問了,誰這么蠢?不好意思這個人就是我,這個我稍后會提到。
我知道,這時候一定會有人說了,因為現(xiàn)在的房價本身就不合理啊。
租售比是衡量一個城市房產(chǎn)泡沫大小的重要標志,租售比越低,證明你的房子溢價越高,根本不值這個錢。
合理的租售比值應該在1:100至1:230之間。
北京目前的租售比大概是多少呢?1:625,這還只是平均值。
越貴的房子,租售比越低,也就是說需要出租至少六十年才可能回本,而中國的房子產(chǎn)權才七十年。
某種意義上說,漲房租就是在保房價。所以說句喪一點的話,未來五年,房租可能還要漲一番的。
但是無產(chǎn)者是不會去關心租售比的,他們甚至對房價都已經(jīng)心灰意冷不再關心。我聽過很多人說,這輩子都在北京買不起房了。所以他們其實只求房租不要漲得那么快,讓自己在這個城市能活下去。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二個矛盾:
工資和房租比的不合理。
北京7月的月租均價升到了4902元/套,而北京最新平均工資是10712元,僅房租,就至少要占了一半收入。很多年輕人為了節(jié)省開支,只能越搬越小,越搬越遠。
單身可以將就,但是對于一些在北京已經(jīng)生兒育女的夫妻來說,想租個獨立的兩居室已經(jīng)越來越困難,很多人被迫選擇兩家一起合租。
房租是怎么漲起來的呢?
中介肯定從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房價和房租都是,房東不會自己憑空報價,肯定要參考中介的建議,他們能往高里報,是一定不會報低的。
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租的上一套房子年初的時候想退租,找好了下家,房東跟我們聊天時透露出,其實自己的底價還可以降幾百。
后來有個小伙子來看上了這套房,問中介價格還有空間嗎,中介小伙子立馬臉就不對了,趕緊說:這就是他們底價啦。
房租是和中介費綁定的,你看,動五百都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但是他們只要敢推,就說明還是有市場。房價他們目前就推不動了,因為現(xiàn)在是買家市場,一個跟我很熟的中介經(jīng)理說他們店一個月都沒成交三套。
所以買家可以很強勢的找中介去聊價格,你不降到我心里的線我不買。中介自己就慌了,為了成交,他們會千方百計找房主施壓,這是一種博弈。
租房也一樣,房子這東西不像別的,等不了人,空一天賠一天,中介不可能真的囤房,如果手里囤的大把房子砸在手里沒人租,你試試他還敢漲價嗎?
北京的房租敢飚到這個程度,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還是有人能租得起。
什么人租得起呢?除了高收入群體,還有越來越多加入租房隊伍的有產(chǎn)者。當然,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重合——大部分高收入群體都是有房的。
近幾年,已經(jīng)悄然形成了一條看不見的租房生物鏈,這是以前不曾有過的。
以前租房子的基本就是沒有房子的,那時房價沒有這么夸張,限制也沒有那么多,對于想換房子的有產(chǎn)者來說,我可以直接買二套,也可以置換。
但是現(xiàn)在換房門檻也大大增加了,所以最直接的辦法是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再租一套理想的房子。小的換大,遠的換近的,還有些是為了子女上學跑出去租房的。
比如我自己在租房,我的房子前兩天租給了一對在大學當老師的夫婦,他們的孩子考進了我們家旁邊的一個重點中學,要在這里住五年,自己有套三居室,也得往外租。租他們房子的,很有可能自己也有房子。
處于我們這個鏈條的人,有自己的房租做對沖,房租的漲跌都跟我們其實沒多大關系,頂多就是上家給我們漲了多少,我們只好再給下家漲。
這也是房價上漲行得通的原因——因為有一部分人是覺不到痛的。但是一級一級漲下去,最下層,總有租不起的那批人。
很殘酷也很難過地說一句,這些人只能離開。
我來北京十幾年,目送著一批批人來,一批批人走。
對于底層收入群體來說,房租普漲其實不是關鍵,關鍵是廉價房越來越少了。
以前普通單間的房租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住不起的,但是有地下室、隔斷間、城中村的自建屋可以選擇。
我剛做記者那會兒,群租房盛行,一個90平的房子打七八個隔斷,能住十幾個人。
后來群租房陸續(xù)出了幾次事,政府就下決心整頓了,整頓的方式就是拆。我記得當時有個房東不讓拆,拿著菜刀要拼命,當然最后肯定還是拆了。
我當時租的小區(qū)里有大片出租的地下室,住了近千人,這些地下室如今已經(jīng)全部被清空。
我當時老跑街道辦事處采訪,很擔心地問負責宣傳的干事:這些人收入這么低,只能住得起幾百塊的房子,拆了,他們去哪呢。
他說,想留在這個城市的總有辦法,這個就不是我們擔心的。但是的確有一部分人,會離開。
小區(qū)外有個烤串攤,老板一家七八口,就住在地下室里,傍晚出來擺攤,在北京干了七八年。我搬走之后還時不時會過去吃,但是這兩年烤串攤已經(jīng)覓不到蹤跡。
房價趕走了一批人,房租又趕走了另一批。
房租上漲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用人成本的直線飆升,據(jù)說現(xiàn)在連打個空調眼都要三百塊了。
往好里說,這兩年北京的空氣和環(huán)境,都的確在變好。大城市在用這種方式,為自己刮骨療毒。
群租房大清理的時候,租客哭得一塌糊涂,但是旁邊的鄰居們幾乎要放鞭炮慶祝。站位不同,有人歡喜有人愁。
最后,給年輕人幾個小建議:
如果你極度缺乏安全感,那甭管什么小房子,想辦法先上車再說,剛需,漲跌都跟你沒有關系。
我買第二套房子,坦白說就是安全感在作怪。第一套房太小,自住不太可能了,這一套剛好,沒房,總覺得自己還在外面飄著。
但如果你疑心重看不清形勢,就先租吧,現(xiàn)階段租房還是遠遠比買房劃算的。
跟房東搞好關系,愛惜人家的房子。能續(xù)租最好還是續(xù)租,搬家也需要成本。
對于大部分房東來說,租金第二,安全第一,難得遇到妥帖的租戶,他們也不愿意放手的,因為覺得租戶靠譜,我們家兩套房子的租金都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往樂觀一點想,工資水平會越來越高的。
我剛畢業(yè)那會兒月入五六千,租1700一個月的單間,比例也不低。當年跟我一起五六千過來的朋友,現(xiàn)在很多月入已經(jīng)到了3w或者更高,這么算下來,其實也算等比例漲。
但是通脹最殘酷的事情是會無情的洗掉底層。
有些人之前3k,現(xiàn)在最多4k。比較極端的,因為行業(yè)一路走下坡的原因,可能還從一萬掉到了八千。房租的上漲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考慮好要不要留。特別是如果你已經(jīng)結了婚還準備要孩子,買不起房,真的不要執(zhí)念北京。孩子日后上學是很大的問題。
可以考慮回家鄉(xiāng)或者去一些機會不錯的二線城市,收入不低但物價低的那種。
還想奮斗幾年的,做好吃苦的準備。一要能干,二要能捱,三要有腦子。
我曾經(jīng)有個同事是富二代,但是誰也沒看出來。剛來北京那會兒,為了省錢,就租在東六環(huán)外的大雜院里,擠四五十分鐘的車上下班。后來有人去他南方的老家,才發(fā)現(xiàn)人家有家族企業(yè),上億那種。
如果你吃苦連富二代都拼不過,那就不要留下了。讓自己先活下來,再談生活質量。
有一技之長比學歷重要。
別誤會,學歷依然是不錯的敲門磚,但是光有學歷顯然不行了,北京掉下一塊廣告牌能砸死十個985,大學生起薪還不如一個頂級泥瓦工,你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專長。
90后們的貧富差距正在逐漸拉大,最頂尖的那一批,他們頭腦開闊,信息量大,敢拼敢闖,我認識幾個連校門都沒出,就已經(jīng)身家千萬。
但是底層的90后,比以往任何一代年輕人都過得更加消沉絕望,他們沒學歷沒背景沒特長,生活看不到希望,不愿意出去工作,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生活,比如深圳那一群三和大神。
如果你想這樣活著,大城市真的不適合你。但是如果你肯拼,肯向上,這城市總會有一盞燈火,會為你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