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
一則“九堡大橋慢行系統(tǒng)通車”的好消息,讓不少人甚是欣喜:在九堡大橋上騎車過江,終于不用等電梯了!
慢行系統(tǒng)開通后的首個早高峰情況如何?市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一早,來到現(xiàn)場一探究竟。
1
上橋位置和原先相比有變化
爬“三層樓”后上橋,騎行體驗很舒適
所謂“慢行交通系統(tǒng)”,其實就是在大橋兩端各設置了兩座單向引橋,
市民可騎車通過此處在九堡大橋上下。它的功能和之前的電梯一樣,但是省去了排隊的麻煩。
今早9點,來到九堡大橋北岸的橋頭堡附近,老遠就看到了東西側兩座盤旋而上的引橋。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如今引橋的北岸出入口設置在東湖南路下沙路口,并非之前等候電梯時的東湖南路之江東路口。隨著慢行系統(tǒng)的開通,原先服役11年的幾部老電梯也停止對非機動車開放,僅供行人使用。今天一早,還是有一些市民習慣性騎到這里,發(fā)現(xiàn)有圍擋才反應過來,掉轉車頭折回。和原先要排隊相比,如今的電梯口顯得格外安靜。
從馬路西側的上口騎上引橋后,可以發(fā)現(xiàn)整段引橋是盤山式設計,需要大家繞行兩圈后登上“3樓”進入九堡大橋橋面,騎行總長度在600米左右。
雖然是爬坡式設計,但引橋的坡度設置相當合理,騎電動車上去非常輕松,即便是騎普通共享單車,也只需要在最后一段上坡時稍稍使些勁。同時,路面寬度在4米左右,兩輛車并行時仍顯得非常寬敞,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早晚高峰時的騎行安全。
2
以前排隊最少半小時,如今兩分鐘
附近市民感嘆:終于等到你!
今天在引橋上騎行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順暢”。即便是一周中相對最為忙碌的周一早高峰,來往非機動車經(jīng)過寬闊道路的“稀釋”,顯得并不擁擠,甚至極少有兩車并排的時候。從引橋以15km/h的慢速騎上橋面,全程只用了2分20秒。
事實上,這樣的場面,是此前大家一直在等待的。
經(jīng)常騎車來往九堡大橋的市民都知道,在慢行系統(tǒng)建成前,上橋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早在2012年,九堡大橋就在大橋兩端處設置了升降電梯,每個口子3部電梯,供非機動車和路人上至橋面通行。但隨著騎車的人越來越多,電梯越來越不堪重負。工作日早晚高峰,上橋等半小時電梯是家常便飯,部分時候甚至要等上一個小時。
“上半年剛開始動工的時候,我就開始關注了。明天上下班經(jīng)過都要看看造得怎么樣了。”49歲的本地人林先生家住七堡,在蕭山一家五金店工作,九堡大橋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經(jīng)之路。
上周得知引橋正式通車,林先生相當開心,“我的心情就跟那句歌詞一樣:終于等到你!”
3
湖南大哥大清早跑來打卡
引橋不光方便,還很適合鍛煉身體
在九堡大橋上騎行的,除了通勤上班族,還有一部分是前來打卡一線江景的騎行愛好者。今天就看到一位身穿專業(yè)騎行服的大哥,在江邊拍照紀念。
這位大哥姓朱,湖南張家界人,是一位騎行愛好者,曾騎車穿梭過很多城市。不過他今天并沒有選擇專業(yè)車輛,而是借了輛共享單車,準備來場時下流行的city walk。
聽說引橋是前天才開通,他直呼幸運,“
這邊真的太適合騎行了,江景很美,上來的路也很好,坡度設置非常輕松,一點不累。”
和朱大哥有類似觀點的人不少。在下橋路上,還碰到了一位專門帶孩子來騎車鍛煉的呂女士。呂女士同樣住在附近一帶,看到引橋建成后覺得很適合孩子運動,昨晚特意去實地考察了一番,“路非常寬,而且鋪的是那種專門的騎行道材料,騎著很安全。”
今天這一趟來回,呂女士和孩子一共花了35分鐘,騎得挺盡興,“橋建完以后,出門不用排隊,還能鍛煉身體,我覺得是一舉兩得。”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