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勒德祭壇是成吉思汗陵的附屬建筑,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鎮(zhèn)的成吉思汗陵大殿西南側,是供奉成吉思汗戰(zhàn)神、軍徽的地方。
莊嚴肅穆的成吉思汗陵距鄂爾多斯市區(qū)4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文化主題旅游景區(qū),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再現了蒙古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和成吉思汗偉大的精神。
成吉思汗陵的主體是由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一字排開構成。
三個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三個蒙古包式宮殿的圓頂上。金黃色的琉璃瓦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
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云頭花, 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
正殿正中擺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著盔甲戰(zhàn)袍,腰佩寶劍,相貌英武。遺憾的是室內不讓拍照,只能遠遠的在室外窺其一斑。
“蘇勒德”是蒙古語,意思是“徽標”。所以,蘇勒德,就是成吉思汗的軍徽,是他所向披靡的戰(zhàn)旗、護佑他戰(zhàn)無不勝的“保護神”。祭壇高15.4米,直徑54米。
以主蘇勒德和四柄陪蘇勒德組成的“四斿(注1)哈日蘇勒德”是成吉思汗所向無敵的戰(zhàn)神,平安吉祥的保護神,是成吉思汗勇往直前精神和壓倒一切邪惡的力量的象征。
傳說有一次,成吉思汗與敵人征戰(zhàn)失利后,召集將士舉行了題為 “ 軍心似鐵 ” 的演講。成吉思汗直講到黃昏時分,天空星月輝映,他仍在反復強調 “ 軍心似鐵,感召日月 ” ,此時,只見一道光亮劃破天空,一顆巨星落在離地面一人多高的地方,成吉思汗令三軍將領代取未成,不禁心里豁亮,他立即親手卸下赤色馬的雕花金鞍,取下紅纓金盔,跪在馬鞍上祈禱忠誠的心愿,換來是的一只光閃閃的鐵質矛落入他的手中。他令將領用黑公馬鬃作襯墊,用萬羊鮮血來祭祀,并說: “ 這就是民心、軍心、勝利的軍徽,就叫它 ‘ 蘇勒德 ’ 吧 ” 。從此,蘇勒德護佑著成吉思汗每戰(zhàn)必勝。
在祭壇前立有石碑溫馨提示:蒙古族傳統(tǒng)禮俗中婦女不上蘇德勒祭壇拜謁,認為對其身體不利,望廣大女性游客周知……
習慣性的追根溯源,在尋籍閱史的同時,也長了不少知識,或許這才是旅行的意義吧。圖(注2)
踏上蘇勒德祭壇,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股歲月悠悠的滄桑和金戈鐵馬的豪邁。只嘆一代天驕,今何在?!
就像這陽光灑落,留下一地錯落有致的傳說。
遙望不遠處的衣冠冢(注3),再嘆不世英雄,若能多戰(zhàn)三十年,這天下想必都是可汗的!
蘇勒德的祭奠,主要有正月初一的年祭;正月初三的春祭;一般每月初一、初三都舉行小祭;陰歷四月初三,舉行夏營地祭奠;陰歷七月十四舉行大祭奠;每逢龍年的陰歷十月初三舉行一次蘇勒德大祭之后,初五到明安木都去進行13年一次的壯威大祭奠。但平時,也會有虔誠的信徒前來祈禱拜祭。
在成吉思汗陵,到處都堆積著厚重的歷史,鋪墊著無數值得推敲的人文。很想靜靜地作一名達爾扈特人,一星期甚至一個月半年,細細品味可汗的歷史和蒙元文化。達爾扈特是蒙古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擔負神圣使命的人”。至今為止,達爾扈特人已經忠誠地為成吉思汗守靈近八百年,現有人口大約兩千人。
注1:
斿 [liú]:古同“旒”:1、古代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旌旗垂~“ 2、古代帝王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冕而前~”。
注2:
出自2016年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哈日蘇勒德考辨》。
注3:
如《黑韃事略》所言:“(蒙古人)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沒真(鐵木真)之墓,則插矢以為垣,闊逾三十里,邏騎以為衛(wèi)”。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幾百匹戰(zhàn)馬將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種草植樹,而后派人長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跡方可離開,知情者則會遭到殺戮。伊克昭盟最后一位札薩克郡王奇忠義認為:“從蒙古人的習俗和過去信奉的薩滿教講,祭奠先人主要是祭靈魂,不是祭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