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這個既不是歐盟國也不是歐元區(qū)的小小的國度,幸運的是,是申根國?偣苍跉W洲旅游時間才兩個半月的我,兩次踏上這個國度。帶給我的美好,遠遠不能用美麗二字來概述。怎么說呢,總覺得,很感謝,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產生了這樣一個山水之中的國度。并且與我相遇在初夏的時光。
說說第一次去感受吧,主要是在兩個大城市蘇黎世和伯爾尼順著攜程上看過的那些線路在城市里面游走,瑞士的城市和其他地方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連城里,都是山水風光。沒有文化的積淀,卻不會讓人感到年輕城市的浮躁。相比,其實比羅馬、巴黎這樣文化厚重的城市更令人沉靜。
瑞士的第一站,是蘇黎世,以手表和銀行聞名世界的城市,也是歐洲最富裕沒有之一的城市。可是在這個城市,除了那條著名的購物大街班霍夫大道和以它為主軸發(fā)散的道路,我沒有感覺到這個城市有著怎樣的浮華。沒有行色匆匆的商人,沒有電話里滿是數(shù)字的銀行家,蘇黎世湖和支流的河水兩畔是三大教堂和各種博物館。
瑞士的河水值得一提,那絕對是我見過城市里流淌的最清澈的河流了,包括在干凈的北歐、荷蘭,城市里的河水都沒有那么清澈。蘇黎世的三大教堂里其實有不少歐洲之最,最大的教堂鐘面、最豐富的彩繪玻璃,可是,沒有成群結隊的旅行團像巴黎圣母院、米蘭大教堂那樣排著隊進入,里面的人,九成左右都在靜靜的禱告,我還有幸聽了一段管風琴的排練。氣勢恢宏,甚至震得人耳膜有點隱隱作痛。
順著河水是蘇黎世由上到下獨特地地形,小道叢生,拿著地圖都容易迷路,一直走,就能走到蘇黎世湖,相比起大名鼎鼎的日內瓦湖、盧塞恩湖,這個在城市之中的湖并沒有那么有名,可是清澈依然,深水的地方有小船劃呀劃,淺水的地方就是各種游泳的戲水的人們,各種野鴨天鵝淡定自如的浮在水上,岸邊哪里有人灑下面包屑它們就向哪里蜂擁而去。
在那個湖畔靜靜的坐著的下午,我第一次覺得流動的時光中這片湖水有了讓它沉寂的東西,放慢了陽光,放緩了吹動的風。在那個城市閑晃了一整天,在湖畔一杯咖啡+三明治解決了午飯,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各種昂貴的城市,我在別的城市能用20歐吃到撐的站不起來的正餐,在這里一杯咖啡+三明治就是14瑞郎(約12歐)。給自己寄了一張明信片,看了看三大教堂,便踏上了前往伯爾尼的火車。
蘇黎世蘇黎世湖
蘇黎世到伯爾尼的火車非常頻繁,也很快,大約1個小時多一點就能到,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個友善的大叔,目測大概是在蘇黎世工作確住在伯爾尼的感覺吧,幫我拎了箱子到行李架上,坐在我旁邊。先是像路上遇到的無數(shù)人那樣開頭
--來自哪里?
--中國。
--Republic?
--Republic.
--游客?
--交換學生,不想上課跑出來玩了。
然后就像無數(shù)次那樣,兩個人都會笑,會贊許我有這樣的勇氣,會說我是他們極少見到的年輕獨自旅行的中國女孩,歐洲人真的對不上課反而跑出去玩這種事情非常寬容,估計我在中國的火車上對一個老爺爺這樣講,大部分都不會這樣以笑容回應吧。
好吧扯遠了,正題還是要回到伯爾尼這個城市,我在瑞士的每一次旅程都是伴隨著隨時的驚喜,蘇黎世這個城市已經(jīng)給了我不小的震撼,但還比不上伯爾尼。火車還沒有駛入伯爾尼,就是一抹翠綠,不是樹木,是河流,是一條貫穿著整個古城伯爾尼的河流,翠綠如玉,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不是景點,是有人在里面游泳,河堤上有熊園的生活化的河,映著紅頂?shù)慕ㄖ,就像是另一個世界。
我住在伯爾尼附近的小鎮(zhèn)上,距伯爾尼城大約10分鐘火車,家庭旅館的主人是一對在這里留學的表兄弟利用多出來的一間臥室經(jīng)營的,不是很好找,但是環(huán)境好得讓人一見傾心。問過他們瑞士哪里好玩,結果得到了超過10分鐘的介紹,就是那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第一次3天的瑞士之行多么無法看盡這個國家的美麗,當即就交了預約的房錢決定下個月再來。
既然決定了再來就沒有急著去傳說中的少女峰什么的,第二天一整天就在伯爾尼的城里,一個燦爛的城市,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燦爛,是一種寧靜的燦爛,不是沒有游客,但卻不擁擠(也有不是旺季的關系),這個是E=MC2誕生的地方,光是這件事本身,這個城市就足夠燦爛了,但其實燦爛,是因為陽光,其實可以看的東西不少,順著斯皮塔爾大道走著,走過中世紀街道上長達六公里的拱廊,走過聯(lián)邦大廈,本來可以進去看但是因為里面真的有政治活動所以暫停開放,再走過伯爾尼的象征鐘塔,看過這個鐘表之國的精湛,在往前一直慢悠悠的走,就走到阿勒河畔,那條翠綠的河,河水閃著清亮的光芒,站在橋上,仍然是翠綠的,火車上看到的,不是幻覺。
橋的旁邊,就是熊池,這本來就是一個和熊有淵源的城市,連名字都和熊有關,熊池有一部分延伸到河里,當然,隔著柵欄,上上下下的很多游人。很可愛的熊,緩緩的走動著,嬉戲著,在水里鬧騰著,讓我頓時覺得這個城市里有著一種美麗的生靈氣息,流淌在緩緩的翠綠中。那一天的后來,我沿著河水走了很久,看見各種游泳劃船的人和河畔安寧的生活,各種河畔的植物園,這是一個寧靜而鮮活的城市,歡騰、生機和平淡、沉寂共存。伯爾尼
第一次就去了那兩個大城市,第二次再去,就是一個月后,當我自己提著行李找上那對兄弟的旅館時,那個哥哥都笑了,說你都能自己找到這里了。這一次,去了日內瓦、洛桑、因特拉肯、少女峰、瑞吉山、盧塞恩這些風景絕美的地方。從一開始到最后,都是眼睛的享受。
第二次去瑞士和第一次一樣,我是從奧地利坐火車去的,經(jīng)過蘇黎世,駛向伯爾尼。沒有在蘇黎世停留,直接住在了伯爾尼,一個月前住的那個地方,美麗的伯爾尼附近的小鎮(zhèn),房屋前長長的路,房屋后蜿蜒的溪,每天踩著陽光出發(fā),踏著夕陽回來。瑞士不大,住在伯爾尼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會超過兩個半小時,每天出發(fā)去玩,最后回旅社休息,也省去了帶著行李的麻煩。
第一天去的地方是日內瓦和洛桑,早上時直接坐2個小時的火車去了日內瓦,瑞士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從火車站走出去,是一條筆直的大道,順著走就好,一個月之后去,天氣有些熱了,烤在身上還是挺灼人的,盡量躲在陰涼里向前走著,越走越有些繁華,出現(xiàn)湖水之時,便是看見那個著名的“百米噴泉”之時,水柱高達140米,遠遠的望著就覺得震撼,站著的位置處于河水匯入日內瓦湖的結點出,略有些寬闊又有些狹窄,水柱氣勢磅礴的噴著,橋下流動著見底的清澈。走過這條長長的橋,就是一個街心花園,那個著名的“花鐘”也在那里,花園之國和鐘表之國合一體現(xiàn)著,不算非常壯觀,卻也值得一看。
向城市的腹地走去很容易就能找到圣彼得大教堂,說實在的,整個歐洲最不缺兩種東西:博物館和教堂,而教堂叫圣彼得教堂的我一路上都不知道看了幾個,總之到現(xiàn)在來回憶一年前的教堂,零碎的記憶力覺得日內瓦的這個圣彼得大教堂給我最清晰的記憶大概還是那扇高高的門吧。日內瓦還有一個值得一看的就是萬國宮,就是聯(lián)合國歐洲總部,但是貌似是不能進去的,去看的時候就看見門里望去兩排各種顏色的國旗和對面一個廣場上一個十幾米高的凳子的塑像。不算特別有意思吧,但是覺得這個來萊蒙湖畔映著阿爾卑斯山的辦公地真是環(huán)境贊啊。
逛了一圈日內瓦之后中午剛過,坐了火車就去了洛桑。不得不說如果日內瓦是有錢人們工作的地方,洛桑就是這群人休閑的好去處,日內瓦湖畔的小城,依山而建,除了火車站根本不用看路,向著地勢低的地方走就好了,走著走著就是日內瓦湖,街道靜謐,湖畔全是豪華游艇和曬太陽的人,頓時覺得,這才是生活啊。
至于洛桑另一個很有名的和奧林匹克有關的地方我倒是沒去,整個下午就在洛桑城里走走停停,覺得這個依山傍水的城市其實比看起來要大,且現(xiàn)代,最初這里是一個休閑小鎮(zhèn)的印象在后來也被路邊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們改變了,一個同時讓人沉靜卻又忙碌的地方是能讓人變得豐富的。日內瓦大噴泉
回到旅社,發(fā)現(xiàn)旅社里多了兩位老夫妻客人,來自重慶,川渝一家,所以和我還算半個老鄉(xiāng),大伯和阿姨都是近六十歲的人了,阿姨基本不會英語,大伯也只會一點點,大概就是幾百單詞量的樣子,但是都已經(jīng)第二次來歐洲了,大伯之前還去過非洲。聽他們的故事我才真的覺得這才是人生,沒有年齡的限制,沒有語言的障礙,只要你想走,一萬個阻礙你的理由都不算理由。
后來就和他們約好第二天一起去盧塞恩。從住的那個小鎮(zhèn)到盧塞恩,中間要轉一次火車,大概一個半小時不到就可以抵達這個地方,火車站一出站,前面就是一條很寬的河,是盧塞恩湖的水道,河對面的一整排就是傳說中瑞士最集中賣名表的地方,只要你想買的瑞士表估計沒有這里買不到的,可惜我不懂表也沒那錢,就沒去逛這些地方。河畔有一個小售票亭,和大伯阿姨一起買了從盧塞恩湖坐船到瑞吉山腳的船票,大伯說這是一條黃金線。
果然,船是在一片天鵝震翅飛翔的聲音中起航的,船一路航行過的地方我能看見河畔半山腰的各種別墅,時不時有淺水一點的地方會有父親帶著自己的兒女在游泳,許多人戶都有一個小的船庫,晴天有風的時候就會揚帆在湖面上漂行,迎著風,閉著眼,風里都是一種天藍水碧的清新,船開得很慢的時候天鵝就會靠近,看得見腳蹼在水里一劃一劃的樣子。船一路會停很多個站,有點像公車,這里船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大概航行了兩小時就到了瑞吉山腳,下船之后其實就能看見前面山上的紅色登山火車的車廂和軌道了,大伯說這里的登山火車有一段的角度是世界之最,這條軌道也是歐洲登山火車中有名的一條。山腳下有售票處。
這里給大家補充一點:在歐洲旅游我用的是“歐洲火車通票”,如果是光去瑞士玩可以買單獨的“瑞士火車通票”,這個對于坐火車是非常劃算的,并且像我坐船和坐登山火車這類的也是可以打折的,瑞士通票比歐洲通票在打折上更劃得來一些,不過看個人安排有不同的選擇,打算游多個國家的還是推薦歐洲通票,分三國、四國、五國多國很多種類,大家可以自己網(wǎng)上查查看,比如窮游、馬蜂窩上就不少介紹和不少人用了的感想,最近發(fā)現(xiàn)一個新網(wǎng)站途風上也有不少信息,可以看看。
坐著登山火車一路向上,感覺夏天在我身后,冬天在我眼前,山體的植被逐漸的在變化,到最后變成草,再到最后變成冰雪,一路上還能看見有熱衷登山的人是自己登山上去的,登山火車也真的是用“爬”的上山的,我都能聽見車廂下面那種履帶的聲音,大概半小時左右到了山頂,本來看著冰天雪地的一片我覺得我會冷死,意外的其實只是偏冷而已,大概因為海拔不算太高而且日照非常充足,去的女孩子們記得好好防曬。
山頂有好幾個瞭望臺,彼此之間有階梯相連,我和大伯阿姨從這個瞭望臺爬到那個瞭望臺不停得照相,吹著山頂?shù)娘L覺得伸手就是能摸到天堂。而且很幸運的遇到了中午12點最大的瞭望臺上會有10分鐘左右的一種當?shù)靥厣拇罄鹊拇底,在其中一個瞭望臺還遇到了臺灣同胞,聊了一會天,聽他們推薦說黃金列車非常的好,一定要去坐坐看,所以我和大伯阿姨臨時決定快一點下山去坐火車。
下山的時候是坐纜車走另一條路的,冬天在身后,迎著夏天到了山腳,這樣的行程是有原因的,瑞吉山這面的山腳離盧塞恩要近得多,在一個住宅小區(qū)里邊問路邊走著最后走到了一個公交站,坐了二十分鐘的公交車回到了盧塞恩,終于決定還是要過橋到河的另一邊看看,當然,看得不是表,是去那只被馬克吐溫稱之為“最讓人想流淚的獅子”的紀念瑞士以前雇傭軍的雕塑。
之后在城里稍微逛了會,便去了火車站問詢黃金列車的事,其實瑞士的許多線路都可以稱之為黃金列車,因為沿線的風景絕對是你從未體會過的絕美,但這條線之所以這么有名是因為列車的車窗專門做成了觀景式,并且車廂漆成了黃金色,列車的時速也非常低就是為了旅客可以好好欣賞風景,正好我們去的時候有一列開往因特拉肯的黃金線,我們就上了車,一路的風景美得讓我覺得和這個國家相見恨晚,把頭伸出窗外,像電影里那樣,啊啊啊的叫著,聽著山間自己的聲音在回蕩,感動到差點哭出來,第一次覺得原來這就是自然的魅力,迎面吹來的風里全是陽光,湖水,山林,草地,的味道,想想看,真想變成一頭牛,迎著陽光,踩著湖水浸濕的草地,吃著青草,看著自己的主人在伐木,主人的兒子在推車,甩甩尾巴聽著湖水和列車哐哐哐的聲音,做牛一點也不比做人差嘛。
列車開到一半途徑一個小鎮(zhèn)我們突然決定下車,在小鎮(zhèn)里逛了逛,不是什么有名的景點,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那個小鎮(zhèn)的名字,但是,我記得那個小鎮(zhèn)里陽光下推著嬰兒車的母親,騎著車買菜回來的父親,奔跑的孩子,靜謐的街道,彩色的屋頂。原來,這就是最真實的瑞士人的生活。
盧塞恩
盧塞恩湖
登山火車
瑞吉山頂
山腳就是盧塞恩
黃金列車車廂
隨便找了一站下車的小鎮(zhèn)
最后一個去的地方是因特拉肯,也是歐洲之巔少女峰所在地,因特拉肯的意思就是湖之間,這個小城在兩個湖的中間,位于少女峰腳下,從伯爾尼出發(fā)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因特拉肯整個鎮(zhèn)和大多數(shù)瑞士的城鎮(zhèn)一樣,被水包圍著,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的靜謐。與別的真不同的是這里還可以選擇坐馬車游覽小鎮(zhèn)風光,在童話般的國度,做著童話里才有的事,大概是別有一番風味的吧。
從因特拉肯一路坐著登山火車上行,與盧塞恩附近的瑞吉山不同的是這里的登山火車坡度很緩,但是這些火車都由私人運行,所以是瑞士為數(shù)不多不能使用通票的火車,車廂也和普通車廂不同,有一種中世紀的風格,硬朗感十足,木質的桌椅,鋁合金框上下拉動式的車窗,開動得很緩慢,為了讓游人更好的欣賞風景。一路上要換好幾次車,直到最后到達格林華德,在這里換乘最后的登山火車,我歐洲游最大的遺憾就是這次沒能上到少女峰頂峰,我到達格林華德時已經(jīng)下午4點左右了,沒有時間再上到頂峰。聽說頂峰有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全景的觀景臺,留著這個遺憾等以后再上去看吧。
前后兩次到瑞士游覽,總計是有7天左右,是讓我感受最深刻的一段旅行,隨時都做好著被驚艷的準備,在瑞士看著當?shù)厝说纳睿杏X到幸福是怎樣一種實感,陽光,樹木,湖水,這些不變的一切載動著這個國家對幸福的定義。也讓每一個去了的人懂得自然中這些再也普通不過的一切的美好。
坐著緩緩的登山火車,向著歐洲之巔的方向
【P.S.】有朋友問到貨幣使用問題,瑞士大部分都是用瑞士法郎的,因為瑞士不是歐元區(qū)。但是貨幣兌換處很多,消費大部分都可以刷卡,所以如果只去瑞士就在國內換好瑞士法郎帶去,如果是去好幾個歐洲國家其中有瑞士,可以帶歐元去,到了瑞士在機場、車站這些你到達的地方到貨幣兌換處根據(jù)你呆的時長適當換一些瑞士法郎現(xiàn)金,如果實在不夠大街上也有不少兌換處,再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