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登了下19樓,沒想到交警在上次發(fā)的貼中回復(fù)了,還很負責任的去查看監(jiān)控,雖然監(jiān)控和我的行車記錄儀及實際體驗相去遠也,但是可以看出我們的交警同志真的是很負責任的去解決問題,所以我才想發(fā)一個關(guān)于靈溪隧道的事:
由于平時開車較多,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從非機騎士的角度去體驗從靈溪隧道通過的感覺,從車子上很反對非機騎士騎到機動車道上,非常之危險,今天終于有機會,也是沒辦法只能騎著小電二(電動自行車),到景區(qū),剛到隧道路口就有交警指揮我從非機動車道走,其實不用他說我就會從非機動車道走,沒想到這個體驗真的差到極點,我終于能夠明白許多人就是不想走上面的非機動車道了。
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間有一個護欄,護欄的上部彎向非機動車道,無形之中,讓本來就窄的非機動車道更加窄了,同時由于自行車把比下面寬,非常容易車把撞到護欄或墻上,地面是由一小塊一小塊瓷磚鋪設(shè),騎過洞的感覺是這樣的:
1.自行車把有時不受本人控制,細看之后是由于瓷磚間的縫較大,車輪有時候會被他的縫導向,有摔倒的危險。
2.抖得利害,而且是一直抖,到后面是難受,原因也是由于瓷磚造成的。
3.一直向前騎,發(fā)現(xiàn)頭很暈,經(jīng)過仔細分析也是由于瓷磚造成的,一直處于向前的狀態(tài),然后瓷磚縫會形成一條條直線,人長時間處理這樣的視覺狀態(tài)是會暈的。
4.行人,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一條只能由一個人或一輛自行車或一輛電動車通過的道路,最后大家只能排成了列隊通過,如果前面有一人非常慢,后面就只能一直跟在后面,感覺可想而知了。
建議:
1.增加非機動車道寬度,最少要兩輛自行車可以并行能過。
2.護欄樣式應(yīng)該更換,本來就窄的路不可以再向非機動車道彎。
3.地面的瓷磚一定要改成水泥或歷青。
希望有相同經(jīng)歷的網(wǎng)友一起頂起來,看相關(guān)部門看到,改善我們出行的環(huán)境。同時也希望交通管理部門能看到,如果我們的出行條件改善了,就沒有那么多非機騎士走到機動車道上,最少可以少配兩個現(xiàn)場管理的交警,同時也是真正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