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里,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4歲小女兒在公園游玩,媽媽坐在樹底下看書,小女孩在草地上奔跑,孩子一邊跑一邊咯咯笑著,突然一聲呵斥:“小妞,走開,不要擋住我們的路!”小女孩還未反應過來就被推倒了,3個嬉皮笑臉高出小女孩半個頭的小男孩站在了前面。
小女孩爬起來,看書的媽媽聽到吵鬧聲抬起頭看,但沒有走過去,旁邊的一個大嬸說:“你女兒被欺負了,你不過去幫忙?”
“不用,我相信我的孩子能對付得來!”不理會旁人吃驚的表情,年輕媽媽繼續(xù)微笑著看幾個爭吵的小孩子。
小女孩看了看媽媽,見媽媽沒反應,當三個小男孩又想推自己時,小女孩大喝一聲:“你們給我住手!我可以寬容你們剛才的無禮,但是如果繼續(xù)無禮冒犯我,我發(fā)誓一定會反擊的!但如果你們肯跟我一起玩,我將我兜里面的糖都分給你!”沒一會,4個小朋友就開始在玩老鷹捉小雞了,玩得不亦樂乎!
原來,這個媽媽從孩子很小時,就開始讓孩子自己嘗試應對各種麻煩,只要沒發(fā)現(xiàn)比如孩子拿著刀槍等危險因素,媽媽一般不插手。
當你的孩子被欺負,請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更不要摻和進去。這是幼兒教育專家小編今天想說的主題。常見到有不少家庭的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時,總是擔憂孩子吃虧,他們可能會沖到孩子堆里,阻止暴力游戲的發(fā)生,更有些溺愛孩子的父母,甚至會護犢幫孩子打人,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為什么父母絕對不能幫孩子打架?
幫孩子打架的那些父母,可以說是心智還未夠成熟。在孩子看來,他們與其他小朋友的沖突很可能只是一場游戲,但如果父母沖進去幫孩子打架,就演變成了成人的暴力事件,無論對孩子還是成人來說,都是不好的影響。這種父母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暴力習慣,靠暴力解決問題。有一個孩子很聰明,但父親很溺愛,每次跟人打架吃虧,父親都幫忙打回去,由于有父親撐腰,這個孩子不害怕打架,相反還經常無事生非,甚至挑逗別人跟他打架。
那么,當孩子被欺負時,爸媽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首先的做法是不理會,讓孩子自己解決。因為這是孩子在學習如何跟人交往,當他們跟小伙伴發(fā)生沖突,更是他們學習如何應對困境的絕好時機,但是你的阻止或幫忙,肯能會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選擇,順其自然。簡單的跟孩子說“你不能打”和“你必須打回去”,都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如果孩子被欺負后向父母尋求幫助時,比較正確的辦法,是父母鼓勵孩子阻止暴力的發(fā)生。“你不能打”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懦弱,“你必須打回去”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暴力。如果孩子通過想辦法,將暴力阻止在醞釀階段,孩子不僅沒被欺負,相反孩子通過解決沖突還能找到自信,最重要的好處是,孩子知道了解決沖突可以通過小腦袋。
如果孩子不夠聰明,或者對方太暴力,那么媽媽就要讓孩子自己變得強大了,比如讓孩子學習武術或者跆拳道,讓孩子有自信去阻止暴力的發(fā)生,或者給對方造成威懾作用。
總之,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自己也不是總被欺負的膿包,爸媽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嘗試讓孩子慢慢學會面對人生中的一切,靜候孩子一步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