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代替孩子,不能代替他的思想,也不能代替他的成長?墒,我還是要說:不要將孩子完全交給學校。
無論怎樣,父母都該是孩子堅強的后盾。一個孩子的人格塑造,應該來自于父母的堅定。
本文來源: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
........................................
我出身教師之家, 大學學的是教育,做過老師,也算個教育專業(yè)人士。
我在的四線城市,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焦慮,絲毫不比一線城市少。
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校外培訓機構,家長和孩子都擠破頭皮想進一個好初中、好高中,這樣,就能上一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但我不希望女兒不開心,也實在不認為一個人在美好的豆蔻年華,就只有整天學習課本知識一件事。
門門滿分又怎樣?學生時代終究會過去,而且,會很快。
我想帶給女兒一個幸福的童年,從小學到初三之前沒讓她上過一天培訓班,但她成績也一直不錯,課余喜歡畫畫,常有作品發(fā)表,13歲就“出道”成為插畫師。
一切都很順利,似乎不需要擔心什么。
直到初二暑假,孩子獲得省城一所著名民辦初中的交流生資格,去那里讀了一年初三,一切都改變了。
這一年,我對牛校的認知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對教育有了全新的思考。
牛校,看上去很美
在省城,幾乎所有的“牛娃”都集中在各所民辦初中,家長憋著一股勁讓孩子擠進這些學校。
原因只有一個,民辦初中基本壟斷了省城重點高中的絕大部分名額。
女兒前去交流的這所民辦初中,更是一所超級牛校,傳聞師生都是大神,想進來的學生擠破頭,女兒得到這個機會,看來真是特大喜訊。
名校的光環(huán)助長了我的虛榮心,我天真地以為,既然牛校,每個老師一定都是絕世高手,孩子只要被他們稍加點撥,學業(yè)便突飛猛進。
在這個環(huán)境,孩子會更加如魚得水,全面發(fā)展。
然而,接下來經歷的一系列事情,很快顛覆了我的認知。
初入牛校,女兒像一個小菜鳥進了大神圈,好奇而緊張。很快,現(xiàn)實給了當頭一棒。
第一次開學考,數學居然只考了70幾分,原因很簡單,很多內容沒學過,女兒之前按部就班才學完初二,而牛校已經差不多學完了初三!
不是說都是素質教育么?怎么還搞超前教育?
作為一個一線教師出身的人,我深知純粹學習課本知識,其實沒什么神奇,智商達標的人,經過嚴格訓練,完全可以做到提前1-2年上大學。
但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學校教育,還是應該按部就班、順其自然,超前是一種透支,這是我一貫的理念。
事實證明,我雖然人到中年,卻依然“圖樣圖森破”。
初三是沖刺階段,學校根本無暇顧及連新課都沒上完的“插班生”。抓尖子,出狀元,提高重點高中的升學率,才是牛校的第一要義。
從女兒這個開學考成績來看,似乎最終將是學校計算升學率時的“分母”,應該越小越好。
作為一個從小城市來的插班生,在一個學霸云集的牛校,沒有驚人的成績,其他一切都是浮云,課都沒上完還想“逆襲”?
“才華?才華是什么鬼?能加分嗎?”看,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危機感來了,得想辦法補上落下的課程,咋辦?
老師的回復簡潔明了:應該去上課外培訓班。也就是說,這不歸學校管,牛校果然名不虛傳——真“牛”。
我一度想親自輔導,然而孩子她媽對我絲毫不信任: “你能把孩子當試驗品嗎?你一事無成,我就算了,孩子不能由你亂來,他們班的學霸都上培訓班,XXX已經上了8年你還不知道……”爭論下去就是離婚的節(jié)奏,我只有沉默……
還有一個事實就是,這所牛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上課外培訓班。
娘倆選擇了一個著名的培訓機構(上市公司),名額居然還要秒搶,入學還要考試,搶到了,考上了,高興壞了,好像提前上了北大。
然而,考上輔導班,只是漫漫“長征路”的第一步,更讓人焦慮的還在后面。
為了保證升學率,牛校使出的必殺技是“瘋狂訓練”。
第一次看到學校布置的作業(yè)量之巨,我驚呆了,原來牛校也玩“題海”,原來,所謂的“素質教育”只是騙人的宣傳通稿。
各種抄寫、背誦花費大量時間,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考點,光作業(yè)就占用了你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
這種狀況下,你還相信那種“快樂教育”之類的鬼話嗎?
而且,牛校深諳“成功學”之道,各種“打雞血”的動員大會一個接一個,每考試一次重新劃分一次座位。
一次次的排名、通報,人為制造了一種殘酷的競爭氣氛,給你心理加上一道又一道壓力,現(xiàn)實版“進化論”每天都在上演。
女兒的成績忽上忽下,幾次考試下來,孩子亂了陣腳,遲遲融入不了新的環(huán)境,周末還要補課,學習節(jié)奏全亂套。
一周甚至和我說不上一句話,連最喜歡的事——畫畫也不畫了,進入“全職學習”模式,整個人沒了往日的自信。
初三上學期就在這種惶恐、猶豫和懷疑中過來了。
“招天下英才而毀之”的牛校
你上不上?
中考前的最后一個寒假,過年回老家,一向沉默是金的老父親突然和我說,“咱們不上什么一級重點高中,讀個普通中學就可以”。
我一時無語,其中深意,已然明了。
作為一個從教幾十年的老教師,閱人無數,明察秋毫,孫女目前的狀態(tài)他老人家已全然洞悉,他深刻地明白:對于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才最要緊。
中考漸漸臨近,我知道,我必須出手了。無論怎樣,作為父親,我要幫孩子一把。
新年后某一天,我找到機會和女兒做了一次長談。長談之后,我們一起做了三件事。
1、停掉培訓班
培訓機構有一個本事,就是讓你變得自卑。
先用一些難題將你的信心擊垮,讓你明白“學海無涯”的道理,然后不失時機地出一些數據,讓你看到你的進步曲線及在這個城市的排名。
然而誰也不知道這個“大數據”的真實性,所有這些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你永遠續(xù)費。
我告訴女兒:人最重要的是找準自己的節(jié)奏,否則,永遠只能看別人跳舞。
你之前沒上過培訓班,培訓班的套路你不懂,索性不要拉倒。
2、樹立信心
我研究了女兒班級的情況,得出以下結論:班里前兩名是名不虛傳的學神,短時間無法超越,虛心求教,其他的諸“學霸”其實只是在培訓班比你多做了幾道題而已,未必見得比你厲害。
最后階段,我們做減法,別再去碰那些難題。心態(tài)放松,考試減少失誤就OK 。
3、減負、減負、減負
作業(yè)有選擇地做,不要重復勞動。抄抄寫寫,老爸代勞。
記得有一項寒假作業(yè)是單詞抄寫,這項作業(yè)是我做的,一個小作業(yè)足足讓我抄了一個星期,頭昏眼花,孩子不容易啊,要知道這只是一門課的一項作業(yè)而已。
我給女兒吃下一顆定心丸:按我的要求做,一切責任老爸承擔,如果錯了,那都是我的錯。
這讓女兒很滿意,一度到學校炫耀自己有一個幫忙做作業(yè)的老爸,同學很驚訝,有的還開玩笑說“你爸爸還缺不缺女兒?”這就是我要的效果,開心就好。
6月,中考結束,如釋重負。
女兒成了 “黑馬”,學校優(yōu)秀率的“分子” ,這個結果打了很多人的臉。
其實我知道, 她只是正常發(fā)揮而已。整個初三,雖然練習做了一大堆,成績其實毫無進步,近視還加深了200度。
回想初三這一整年,我見證了女兒過山車般的成績曲線,以及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如果不是及時調整節(jié)奏,我看她已經被“摧殘”得差不多了……這讓我至今心有余悸。慶幸的是,在全家共同努力下,女兒在最后關頭找回了自己。
這也讓我開始反思:以前讀書就近入學,學霸比較分散,學生壓力小,F(xiàn)在將一批學霸集中在一起,二八定律依然存在,真正頂尖的只有20%,剩下80%原本的學霸淪為了“學渣”。
狹路相逢勇者勝,高手同場競技,有利于頂尖選手的產生(比如狀元), 對牛校,無疑是有利的。然而對于大部分普通牛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心理容易被擊垮,反而是有害的。
但是,牛校真正關心的,是效益的源頭——那頂尖的20%。
在“升學率”的指揮棒下,大部分牛娃們集體無意識地為學校“付費打工”,一腔熱血“傾情助力”,成就了牛校“狀元工廠”的神話。
而這種教育,完全無視孩子的個性,不啻于“招天下英才而毀之”。
不是牛娃要感謝牛校,而是牛校要感謝牛娃
名師往往是遇見牛娃之后成為名師,而牛娃在遇見名師之前就已經是牛娃。決定學校的好壞,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正所謂房地產看地段,學?吹氖巧。
每年的招生大戰(zhàn),比拼的就是“掐尖”功夫 。誰能搶到頂尖的學生,誰就能傲視群雄,遇見一個“天才學神”(能考高分的),校長可以親自出馬,免學費、搞定學籍各種套路招致麾下。
這證明了一件事:牛娃其實并不是牛校培養(yǎng)出來的,反倒是牛校特需要牛娃,以為其代言。
相比之下,那些為牛校真正埋單的“客戶”——普通牛娃就比較慘了,有考上了牛校,但成績并不頂尖,學籍搞不定的,需要額外花幾十萬才能“辦妥”。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為了孩子,往往不愿意放棄這個機會,在牛校光環(huán)誘惑下,砸鍋賣鐵也要爭得這個名額。
教育產業(yè)化,學校之間的競爭就像商業(yè)競爭,牛校的運作是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招牛娃出成績,成就“名師團隊”,創(chuàng)造好口碑,產生虹吸效應,吸引各路牛娃、非牛娃的投奔,自然有了經濟效益,地方主管部門也有了政績。
甚至還有這樣一種奇葩的存在,叫做“國有民辦”(在招生政策和師資上享有政策綠燈)。
而在這場游戲中,傳統(tǒng)公辦普通學校直接被KO,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牛校,儼然成了學霸集中營,教育生態(tài)已被打破,知名牛校大肆擴張,廣開分校,動輒投資數十億 ,目的只有一個,網羅各地“牛娃” ,以提升升學率。
“馬太效應”下,牛娃們終將被超級牛校“招安”,而牛校入學門檻也必將越來越高。
社會“分層教育”愈來愈低齡化,“有教無類”成了一句空話,身為父母,陷入深度焦慮卻無計可施。
我不高尚,也不是玻璃心的家長,我不會討厭這所學校,這都是自己的選擇,畢竟牛校也不是浪得虛名,至少每年的升學數據看起來都很漂亮。
這段求學經歷反而也成為女兒人生路上寶貴的經驗——慶幸這一切并沒有給她造成心理陰影。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其實你根本無處可逃。因為你不能代替孩子,不能代替他的思想,也不能代替他的成長?墒牵疫是要說:不要將孩子完全交給學校。
無論怎樣,父母都該是孩子堅強的后盾。一個孩子的人格塑造,應該來自于父母的堅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博雅天下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篩選好書、過濾爛書,打開知識邊界。授權請聯(lián)系出處。
來源:藍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