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才懂得,一個不被理解、反被取笑的孩子,他在承受著多大的挫敗。大人的戲謔和哄笑里頭,暗藏著冷酷的評判:你是未開化的,幼稚的,可笑的。長期以往,會嚴重損傷孩子的價值感。
1
子君告訴我:一直到現(xiàn)在都不好意思見自己的三伯母。
子君小時候,有一天跟了媽媽、三伯母和另外幾位女士逛街,子君無意間問了媽媽一個想了很久的問題:我是從哪里來的?
子君媽剛想回答,三伯母就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搶著說:“我知道你是怎么來的,是你媽媽從外面撿回來的!”看子君半信半疑,她立馬把子君拉到一邊悄聲說:“告訴你個秘密吧!千萬別說是三伯母告訴你的,你真得不是你媽親生的,真是撿來的孩子!
子君笑:“這怎么可能?我長得和我媽像著呢!”三伯母一臉嚴肅地說:“像嗎?我看一點都不像!你看你媽多胖,你多瘦啊,你看你媽多疼你姐跟你弟!唯獨不疼你……”
她越說子君越覺得是那么回事:正好,她媽剛給她姐做了身新裙子,卻要她穿她姐退下來的舊裙子!正好她媽正把家里僅有的兩個蘋果藏起來,說是給她弟留的……
子君看向媽媽,媽媽也含羞帶笑的不說話。
想想自己在家的待遇,確實如此,姐姐能干老得媽媽夸獎;小弟是唯一的男孩,備受寵愛,好吃的好喝的都歸他,只有她這個還未上學的孩子天天被呼過來喝過去的干這干那,越想越覺得委屈,終于忍不住“哇”得一聲哭了,人群里隨即發(fā)出一陣爆笑聲。
媽媽不好意思地把她拉進懷里說:“傻丫頭,她是騙你的,你是媽十月懷胎生下來,根本不是撿來的!”
她們當作笑談講了好多年,子君卻一點也不覺得好笑,每次見了三伯母就會特別自責,感覺自己當初真是好傻!
2
大人們總是自以為很幽默,總愛逗小孩子。他們以那些毫無分寸的玩笑話能逗笑一群人為豪,卻不知道這對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你看,你媽媽生了個小妹妹,不愛你了。”
“你媽把你給我了,去我家吧。”
“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
中國式的逗孩子總是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表面上看只不過是個玩笑,但玩笑的永遠只是大人,受傷的卻是孩子。
成人的智商畢竟高過孩子,他們肆無忌憚、居高臨下地戲弄孩子,讓孩子在害怕、羞怯和不知所措中哭泣或者逃走了,大人一笑而過了,什么都沒留下。
卻給孩子留下了擔憂、彷徨、恐懼甚至是羞恥感,在孩子的心里可能永遠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保護好孩子,不要讓這些所謂的玩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傷了孩子。
3
一定要重視熟人“逗”孩子這件事
有很多父母根本意識不到孩子被逗弄后后果的嚴重性,只跟那些看熱鬧的人一樣,要么一笑了之,要么安慰孩子幾句。
甚至有的父母不但不幫孩子說話,還會怪孩子智商太低,小題大做。
其實,在孩子遭受戲弄和嘲笑,異常惱怒,倍感絕望和恐懼的時候,潛意識里是多么希望父母能給出一雙有力的大手,一個堅實的臂膀,一個踏實的后背。
所以,家長要對親戚朋友逗孩子這件事時刻關注,把握分寸,必要時要懂得勇敢的對逗自己孩子的人說:“對不起,我不允許你這樣逗我的孩子!”
父母要從自身做起,不嘲笑孩子
想要孩子免受無端的嚇唬、哄騙、逗弄,以及各種評判與戲謔,父母首先不能做那個施害者。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尊重孩子的隱私,不拿孩子犯過的錯、經(jīng)歷過的糗事當笑柄,更不能在別人逗孩子時跟隨別人哈哈大笑,讓孩子意識不到你的態(tài)度,更看不明白這只是個玩笑。
認真的告訴孩子真相,那只是個玩笑
有時候盡管我們?nèi)绾畏婪,也難免周圍的人會突然跟孩子開過分的玩笑。這時作為父母就要牽起孩子的手,很認真的告訴他:“這只是個玩笑,爸爸媽媽永遠都是愛你的。如果你不喜歡這個阿姨給你開玩笑,你可以勇敢的告訴她,不要有心理負擔。”
說這句話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認真,嚴肅,真誠,對孩子解釋清楚這件事,讓孩子明白:原來那只是個玩笑,是假的,爸爸媽媽永遠都是愛我的。
總結:也許你曾經(jīng)迫于面子,在別人過度給自己的孩子開玩笑時沒有及時制止。不要擔心,你可以用實際行動來揭露真相,讓孩子看清玩笑里存在的欺騙,從而證實玩笑不可信;不斷開闊孩子的視野和胸襟,教育孩子不要斤斤計較。
也奉勸一下那些喜歡逗弄孩子的人,適度地開開玩笑,無傷大雅,若是越界了,就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