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與被鴿,是當代人的社交日常。
但這一次,放別人鴿子的是一位父親。
他在知乎上求助:為了鼓勵孩子學習,自己曾允諾給ta的游戲充值500多塊。
結果孩子真的有進步,他卻犯了難:
給孩子游戲充值是“害了他”,不如把錢用來買書或者去游樂園;
不充,既辜負了孩子的信任,又給孩子做了一個不守誠信的壞榜樣。
自己到底該怎么辦?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打臉了多少父母,揭露了多少家長的虛假面孔!
根據(jù)2018年《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四年級學生和八年級學生中,“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位居家長不良表現(xiàn)榜首。
其中八年級學生中,家長不守信行為占到了63.7%。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一個總是騙孩子的爸爸/媽媽,又怎么會成為一個“好榜樣”?
爽約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我的父母不信守承諾的人。久而久之,即使父母再做出其他承諾,孩子也不會再抱有期望,因為“反正不會是真的”。
“對于孩子,我們做了什么,遠遠不如我們怎么做的重要。”總是失信的家長,想要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會毫無說服力。
三個孩子都考入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博士陳美玲曾告誡父母:
答應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盡力去做到。
她在采訪中提及,如果孩子覺得你在撒謊,時間久了就再也不敢相信別人。
“無法學會信任的孩子,一生都很孤獨。”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是天生的,卻不是永恒的,它需要父母用心去守護!有言必行,有諾必踐!兌現(xiàn)給孩子的承諾,是父母必須做到的事!
千萬不要抱有“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這么點小事,過段時間就忘了”的僥幸心理。
正是因為他們還小,心思單純,更難對“空歡喜”釋懷。
那些不兌現(xiàn)諾言時父母找的各種理由,總有一天,會變成孩子不守信用時的借口!
那么,如果遇到上文沖游戲幣類的承諾,
你會信守承諾嗎?
平時你對孩子都能說到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