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的秋色,有許許多多的與眾不同。不是單純的、壯艷的眼睛秀美,也不僅僅是山色質(zhì)地靜態(tài)的美感。需要你去用心細細地去品鑒,象對待一件需要考究的古董,在靜止中,慢慢地把玩、品味……。
天目山的秋景,不是一個“賞”字就能表述,也絕非一句“領(lǐng)略”那么初淺。她是大自然造化中的一支神來之筆,冥冥之中,在這座奇山上描繪了數(shù)千年,創(chuàng)造了一幅獨特而美妙的森林畫卷。賦于天目山的秋天一種神韻之美,靈動之美。人,一旦身臨其境,接受感染,定會 性情勃發(fā)而感慨,因幸會而驚喜,疑為自己一不小心落入了人間天庭。
雨華秋色,一幅神奇之畫
天目山禪源寺前有一座古亭,建于跨溪蟠龍小橋之上,亭枕雙清溪口。古亭在1922年被大水沖毀,1923年冬,上海江浙平按集香會會首范開泰、張少林等助資重建,有“雨華亭”扁額懸亭中。亭柱上有張學(xué)理撰文、郭仲選書寫的對聯(lián)“蟬唱泉聲成妙曲,樹濤山籟譜清音。”
雨華亭的景致絕妙處不在于一亭一橋的風(fēng)格上,也不在于泉聲樹濤之中。而在 于樹橋亭布局結(jié)構(gòu)上的奇妙組合。進入秋天,先是杏葉落了,亭邊橋上鋪滿了金色;接著楓葉飄下,再給金色的地面上涂上一層紅色;秋風(fēng)乍起時,綠葉點綴。
在大樹綠蔭的陪襯下,這里就成了大自然用神筆描繪后,定格于此的一幅油畫作品。無法搬走,只可近觀。不管你站在亭子四周的哪個位置,從不同角度欣賞,都是極好的景致。怪不得著名畫家葉淺予老先生數(shù)次來天目山,駐足亭邊,從不同角度畫了三、四次“雨華亭”,都難于淋漓盡致地描述。最后,不得 不佩服大自然這支神來之筆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