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王建安教授說不用怕
現(xiàn)在不用開胸 也可以給心臟換瓣膜了
向動脈借個“道”,給心臟換扇“門”,這是日前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院長王建安教授及其團隊完成的一例手術。手術的全稱叫“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簡稱‘TAVI’)”,是一個微創(chuàng)手術,即經股動脈,不用打開胸腔,就可完成心臟換瓣手術。
王建安教授說:“心臟瓣膜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心臟病。一直以來,‘開胸換瓣’是瓣膜病患者唯一的治療方法,但臨床約30%的患者因高齡、心功能差及并發(fā)多系統(tǒng)疾病等因素不得不放棄外科手術,隨著病情的進展,這類患者會因心衰而死亡。TAVI的出現(xiàn),讓無法開胸換瓣的患者多了一種選擇。”
關不緊的心“門”
讓大伯白天不能動,晚上不能睡
80歲的陳大伯是“TAVI”的受益者。
三年前,陳大伯自感身體大不如前,稍微動動,就胸悶氣急。剛開始,休息十來分鐘會好轉,他認為是年紀大了,正常的。漸漸地,問題日益嚴重了,稍一走動就喘不過氣來,嚴重時夜間不能平躺。去當?shù)蒯t(yī)院就診,心超提示“心臟擴大,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心“門”出了問題。
配了些藥。那些藥,開始吃吃效果蠻好,但時間長了,就沒什么效果了。
今年7月,陳大伯病情越來越糟,不但白天不能動,晚上也只能靠坐在床上,兩條小腿也浮腫得厲害,其間還多次發(fā)生心衰,120也叫了好幾回。陳大伯的兒子四處求醫(yī),得到的答案都是,年紀太大了,不好手術啊。
陳大伯及其家人慕名找到了王建安教授。
王教授仔細評估陳大伯的病情發(fā)現(xiàn),陳大伯患的是單純性重度主動脈瓣反流,且心臟大如牛心。按照傳統(tǒng)的治療思路,開胸換瓣是最佳治療方法,但他還患有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多器官疾病。如果強行手術,很可能下不了手術臺。
王教授提出了做微創(chuàng)的設想。于是,他召集醫(yī)院的心臟瓣膜團隊(包括心內科、心臟外科、心臟超聲、麻醉科、放射科、體外循環(huán)等部門)研究治療方案。研究的結果是,可以考慮TAVI。
一個圓珠筆芯大小的口子
將“死神”擊退
王建安教授說,心臟分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個心腔,兩個心房分別和兩個心室相連,兩個心室和兩個大動脈相連。心臟瓣膜長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大動脈之間,共4個,好比四扇門,以保證血流的單方向運動。主動脈瓣是左心室連接主動脈的一扇門,也是四扇門中最重要的一個。正常情況下,這扇門不僅要能打得開,也要能關得緊。陳大伯的問題在于,門能夠打開,但關不緊。門關不緊,就使得左心室在舒張期不但要接受左心房回流血液,還要接受從主動脈反流的血液,從而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臟擴大,誘發(fā)心衰等嚴重問題。
“TAVI”是一種比較適用于那些不能實施外科手術的極高危的瓣膜病患者,手術過程是,先在患者股動脈處開一個圓珠筆芯大小的口子;然后,將心導管準確送達手術部位,植入內含主動脈瓣膜的支架;最后將主動脈瓣瓣膜放入患者體內。整個過程與冠心病放支架的原理有點類似。
陳大伯的手術由王建安教授親自主刀。術后第二天,陳大伯的胸悶氣急就明顯緩解了。
TAVI不僅創(chuàng)傷小
還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
以前,微創(chuàng)換瓣(TAVI)技術大都用于治療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很少用于治療單純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這與該手術的難度高有關。”王建安教授說,“用TAVI治療單純性主動脈瓣反流的難點在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患者瓣膜置入后不容易卡住。即使卡住了,也容易移位。一旦手術失敗,就需要開刀處理,甚至還可能危及生命。”
王教授說,據國外最新研究,通過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時間、ICU護理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出院后所必需的康復服務等方面都比傳統(tǒng)開胸手術有明顯改善。平均的ICU護理時間和住院總天數(shù)都大幅縮短約34%,出院后需要繼續(xù)進行專業(yè)護理的比例也由44%降低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