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拾履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的。據(jù)《史記留侯世家》記載: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qiáng)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fù)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fù)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fù)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dāng)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jì)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fù)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xí)誦讀之。
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在鎮(zhèn)東石橋上遇到位白發(fā)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張良覺得很驚訝,心想:你算老幾呀?敢讓我?guī)湍銚煨樱繌埩忌踔料氚纬鋈^揍對方,但見他年老體衰,而自己卻年輕力壯,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氣,到橋下幫他撿回了鞋子。
誰知這位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腳來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心底大怒:嘿,這糟老頭子,我好心幫你把鞋撿回來了,你居然還得寸進(jìn)尺,要讓我?guī)湍惆研┥,真是過分!?
張良正想脫口大罵,但又轉(zhuǎn)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撿起來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聲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經(jīng)過幾番考驗(yàn),這位老人終于將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
張良得到這本奇書,日夜誦讀研究,使之后來成為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開國名臣。
張良克制自己的情感,為陌生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不值得,但這正是胸懷寬闊的象征。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強(qiáng)力壯,處處禮讓,這既是對尊老愛幼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又是對一個自身品格的完善。從一點(diǎn)看到全局,從少看到老,從一葉而知秋,從一數(shù)而知百知千,張良也正是在不斷禮讓的過程中,磨礪了意志,增長了智慧,最終成為“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當(dāng)今社會上,真正的強(qiáng)者也總是善于隱藏自己的鋒芒,成熟的管理者應(yīng)該掌握一種外圓內(nèi)方,綿里藏針的管理、處事技巧。讓別人的攻擊因?yàn)闆]有著力點(diǎn)而不能發(fā)揮作用,反之自己只需輕輕一擊就可以令競爭對手受到重創(chuàng),這才是真正的經(jīng)營、管理高手應(yīng)該做的事情。
心知肚明而不語,能有所為而不為,這才是真正的高手所為。直到今日我也才明了,為什么我問許多同事和朋友,無論是多么簡單的事情,她們也總是說“不知道”,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成熟者和高人所為;叵胛易约海瑫r(shí)常因?yàn)槎靡恢虢獾臇|西而沾沾自喜、夸夸其談,到處炫耀的情景,現(xiàn)在想起來真的是無地自容。有朋在身邊,有鏡在身側(cè),自己卻不知對比,不知改進(jìn),這正是幼稚與愚蠢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