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紅樓夢》,談到王熙鳳,人們一方面驚嘆于她的無與倫比的治家才能,她應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結局。她是文學作品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
王熙鳳的判詞是這樣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王熙鳳在賈府算是一個“巾幗英雄”了,她想盡各種辦法,使用種種計謀,想使賈府振興起來,或者至少維持著大家的局面,同時也積攢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盡瘁”,卻換來了賈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滿,最終也沒有使賈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連女兒也保不住。鳳姐“于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得”,“心性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少說著只怕有一萬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過她呢!”“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在那府里辦事,越發(fā)歷練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專會打細算盤”,“天下人都叫你算計了去”,“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這些熟悉鳳姐為人的各色人等對鳳姐的評價,活脫脫展現(xiàn)出了一個機關算盡太聰明的人物。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十分精明的人物,卻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勞碌至死最終又一無所得的下場,豈不正應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那句話了嗎?鳳姐比一般人更多地體驗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說她在背后遭罵挨咒,勞心竭力,絞盡腦汁,就是死時的凄涼和死后的寂寞也會使她備嘗苦楚。倒是李紈并不轟轟烈烈,并不勞心竭力,卻落得干凈自在,人緣好,以及中年時兒子的功成名就。的確,王熙鳳只知進,不知退,只知耍小聰明,不知厚道待人,只知損人利己,不知深藏于密。甚至連自己的丈夫也數(shù)落她,背叛她,她實在是活得好累好苦,而這一切的根源,卻在于她的愛耍小聰明。西方有這樣一種說法:法蘭西人的聰明藏在內(nèi),西班牙人的聰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聰明,后者則是假聰明。培根先生認為,不論這兩國人是否真的如此,但這兩種情況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生活中有許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聰明的外貌,卻并沒有聰明的實質(zhì)——‘小聰明,大糊涂’。冷眼看看這種人怎樣機關算盡,辦出一件件蠢事,簡直是令人好笑的。例如有的人似乎特別善于保密,但保密的原因其實只是他們的貨色不在陰暗處就拿不出手。這種假聰明的人為了騙取有才干的虛名,簡直比破落子弟設法維持一個闊面子的詭計還多。凡這種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因為沒有比這種假聰明更誤大事了。”道理就是這么簡單,卻又無比深奧。一個不知道“激流勇退”的人實在是一個傻瓜,一個機關算盡的人最終會算到自己頭上。俗語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正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絕妙寫照。因此,無論是安于命運還是抗爭命運,都要以承認個人機智局限為前提。知其可為而為之,是聰明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則是愚蠢的。生活中一再重演的所謂機智悲劇,難道還少嗎?自恃聰明,又愛賣弄,且又執(zhí)迷不悟,最后成為荒丘野鬼的漢末楊修,也算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突出典型。據(jù)史記載,楊修是曹操門下掌庫的主簿。此人生得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博學能言,智識過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覷天下之士。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園�?炜⒐ち耍O(jiān)造花園的官員請曹操來驗收察看。曹操參觀花園之后,是好是壞是褒是貶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拿起筆來,在花園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揚長而去。一見這情形,大家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楊修卻笑著說道:“門內(nèi)添‘活’字,是個‘闊’字,丞相是嫌園門太闊了。”官員見楊修說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園門,改造停當后,又請曹操來觀看。曹操一見重建后的園門,不禁大喜,問道:“誰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楊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稱贊楊修的聰明,其實內(nèi)心已開始忌諱楊修了。又有一回,塞北送來一盒酥孝敬曹操,曹操沒有吃,只是在禮盒上親筆寫了三個字:“一合酥”,放在案頭上,自己徑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沒有理會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動。這時正好楊修進來看見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頭,打開禮盒。把酥餅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進來見大家正在吃他案頭的酥餅,臉色慢變,問:“為何吃掉了酥餅?”楊修上前答道:“我們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話怎講?”曹操反問道。楊修從容地應道:“丞相在酥盒上寫著‘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賞給大家吃的,難道我們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嗎?”曹操見又是這個楊修識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樂哈哈地說:“講得好,吃得對,吃得對!”其實內(nèi)心已對楊修產(chǎn)生厭惡之情了�?蓷钚捱€以為曹操真的欣賞他,所以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場合地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從而也不斷地給自己埋下禍根。
楊修最后一次聰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為魏王之后,曹操親自引兵與蜀軍作戰(zhàn),戰(zhàn)事失利,進退不能。曹操數(shù)次進攻蜀軍總不能奏效,長期拖下去,不僅耗費錢糧且會挫傷士氣,真的撤兵無功而歸,又會遭人笑話。是進是退,當時曹操心中猶豫不決。此時廚子呈進雞湯,曹操看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覺得眼下的戰(zhàn)事,有如碗中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他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自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夏侯惇大驚失色,立即請楊修到帳中問他:“為什么叫人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惇又問。楊修笑道:“雞肋者,吃著沒有肉,丟了又覺得它味道不錯。魏王的意思是現(xiàn)在進不能勝,退又害怕人笑話,在此沒有好處,不如早歸,明天魏王一定會下令班師回轉的。所以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說:“您可算魏王肚里的蛔蟲,知道魏王的心思��!”他不但沒有責怪楊修,反而也命令軍士收拾行裝。于是寨中各位將領,無不準備歸計。當夜曹操心亂,不能入睡,就手按寶劍,繞著軍寨獨自行走。只見夏侯惇寨內(nèi)軍士,各自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我沒有下達撤軍命令,誰竟敢如此大膽,作撤軍的準備?他急忙回帳召夏侯惇入帳,夏侯惇說:“主簿楊修已經(jīng)知道大王想歸回的意思。”曹操叫來楊修問他怎么知道,楊修就以雞肋的含意對答。曹操一聽大怒,說:“你怎敢造謠亂我軍心!”不由分說,叫來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把首級懸在轅門外。曹操終于尋得機會,除掉了楊修,楊修也終于結束了他聰明的一生。楊修確實夠聰明,聰明得能看透別人看不到的很多東西,能猜透別人猜不透的許多事情。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終于,他表面的聰明使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絕路。他到死都不明白,正是他的過分外露的聰明使他成了刀下鬼。他的聰明使他招人喜歡,招人贊賞,但他太濫用自己的小聰明,而最糟糕的是,他又特別自恃聰明,動不動就表現(xiàn)出來,終究是會被人嫉妒的。在明爭暗斗的官場,他注定成不了大氣候,注定被人扔棄在權力的道路上,而成為荒野孤魂。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如果你是真正的聰明,就不要總是在別人面前隨便地“賣弄”。那樣,不但使你的聰明變得“廉價”,有時還會給你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人生箴言:耍小聰明的人頭上都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劍”,這把劍隨時會落到聰明者的頭上,斬下他的頭顱。那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游戲。每個人都想表現(xiàn)得很聰明,但如果一個人老耍小聰明就成了一種愚蠢。我們?yōu)槭裁床淮笫侣斆�,小事糊涂呢�?/font>
語絲感受:蘇軾在《洗兒》里說:“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意思是以為自己很聰明去愚弄別人或不踏踏實實的做事靠小聰明應付,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先講一個許多朋友都知道的故事吧~有一年的愚人節(jié),班里同學都忘了,杰克想愚弄一下大家,就在早自習時對同桌說,知道嗎,今天老師要測驗我們上一課的內(nèi)容呢!不一會兒,全班同學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大家犧牲了休息時間復習功課,只有杰克幸災樂禍的出去玩了。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對大家說:同學們,請合上書,我們來測試一下昨天學過的內(nèi)容。 大家都胸有成竹的合上書本,只有杰克傻了眼。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例子。
類似被聰明而耽誤的事例還很多,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其實說到底都是因為他不是真正的聰明。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和做起事情來都像“糊涂”一樣,不計較暫時的得失,不計較個人的利益,不看重眼前短暫的目標。為了心中的理想和長遠的目標,可以忍受一切的孤獨和寂寞~可以放棄一切既得的地位和權力~
聰明的你,可否是真正的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