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入殮師這個職業(yè),讓人們能體面地走完最后一程,當然動物也有。
車子停在了一片油菜田邊上,旁邊的油菜花開得正旺,唐英杰彎腰摘了幾朵油菜花,壘了個小花束堆,放在一旁已經(jīng)去世的灰色貍花貓身邊。
就在不久前,唐英杰剛從寵物醫(yī)院把它接出來,小貓咪因病去世,老唐把它擺在一塊白布中間,拿出刷子仔仔細細幫它梳開打結(jié)的毛,確認嘴角沒有血跡后,他把一張符貼在貓的身上。老唐解釋說,這是往生符,是希望貓能得到超度。當天,貓的主人因為不愿面對分離,沒有來到火化現(xiàn)場。
有人會問,這不就是只寵物貓么,何必那么隆重?
唐英杰卻說:“至今我做了4000多場寵物告別儀式,這本就不是一把火的事。
一年要做上千場送別儀式
每年清明會掃墓祈福
55歲的唐英杰是杭州本地人,三年前開始從事寵物葬儀師的工作,現(xiàn)在每天能要接到4、5個做寵物告別儀式的請求,累計下來一年要做上千場,未來也許會更多。
老唐的工作是從主人那邊接過寵物遺體開始,然后為寵物梳理毛發(fā),如人一般幫忙整理儀容。他說:“寵物早已沒有知覺,但這些行為能讓主人好受一些。”在火化之后他會擺上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主人的話語。
老唐是農(nóng)村人,在他過去的觀念里,村里的貓狗死去只要路邊找個地方埋了就好了。因此他第一次做寵物送別的時候,也不太理解為什么要做這樣隆重,“隨地埋了,寵物尸體最后會不知所蹤。”
因而老唐他們制作了這樣一套給寵物的火化流程,他解釋這樣做得好處:一方面,火化尸體更加環(huán)保,不會造成疫;另一方面也方便保存骨灰,讓愛寵的主人能夠留住一絲念想、一份記憶。
除了幫助火化之外,他們還把寵物靈骨塔放在南山講寺的香房里,每年清明做法事,帶著主人一起祈福。
有人拿來兩條“海鮮”
作了一場告別儀式
因為現(xiàn)代人養(yǎng)寵物的人日益增多,許多人對于寵物的感情也從“看家護院”,上升到了把它們當作“兒子”“閨女”來養(yǎng)。唐英杰說他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主人,其中最有印象的要數(shù)一對老夫妻。
“之前有一對來找我們做送別的老夫妻,把一只泰迪當兒子養(yǎng),跟他們同一個姓,每天叫它‘陸豆豆’。后來它到10歲時候去世了,我們?nèi)ソ舆z體的時候,老夫人哭得不行了,老爺子還很鎮(zhèn)定地一邊看我們做儀式一邊安慰老伴。到我把豆豆推進火化爐里,老爺子繃不住喊了一句‘豆豆,要記得回家的路’說完眼淚都流下來了。”
唐英杰說做寵物送別的最多是一些貓和狗,但也不乏養(yǎng)其他動物的,比如兔子、狐貍、貂這些寵物。他遇到過最特別的要數(shù)一個“魚癡”,那個主人養(yǎng)了兩條豹紋海鱔兩年,后來不知為什么一起死了,他為了“破案”,還把那缸水送到廈門大學去檢測。也是那一次唐英杰幫他跟兩條“海鮮”做了送別儀式。
最難解的心結(jié):
無法再次面對離別
每年要經(jīng)歷上千場人與寵物的生死別離,唐英杰經(jīng)常會勸說主人別太難過,幫他們解開心結(jié),告訴他們?nèi)蘸髸。但其實他自己心中也有一個心結(jié)。
他說他之前也養(yǎng)過一只叫“小白”的狗,后來它離開了以后,自己因為沒有時間陪伴而感到內(nèi)心非常愧疚。就像很多他接待的主人一樣,面對愛寵的離去一直走不出來,不想再養(yǎng)一只寵物,更不想面對下一次送別時的難受。
唐英杰把推盤從火化爐里拉出來,灰色小貓已經(jīng)化成了白色骨骼。他用刷子把它一點一點地裝進骨灰盒里,再把剩下細小的骨頭從推盤里揀出來,放入盒子里,為了讓它死后也能保留完整。
[font=;;medium]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但遺憾的是沒來得及好好告別。唐英杰覺得他就像一個寵物擺渡人,讓一個逝去的生命有了好的終結(jié)。他說這份工作帶給他最大的感悟就是覺得萬物都有靈性,都需要被好好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