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在戰(zhàn)時,糧食有多么重要。
古代戰(zhàn)時的干糧多以饅頭、面餅為主,其特點就是經過曬干之后,能夠保存時間長一些,便于攜帶。
在長江以北以小麥為主食的地區(qū),干糧還包括了烙餅、燒餅、窩頭、煎餅、油條、馕,甚至是面包都算干糧。而關于餅的叫法,有些地區(qū)還會稱之為“饃”。
1、陜西白吉饃、鍋盔
陜西咸陽原來有個鎮(zhèn)叫白吉鎮(zhèn),當地的餅非常有特色的,取名白吉饃。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內心松軟,可以單獨出吃,不過最經典的吃法還是配上臘汁肉,于是就有了肉夾饃的吃法。
在陜西還有一種饃,叫鍋盔,它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紂時期,也被當地人叫做“文王鍋盔”。
到了秦代時期,鍋盔更是被發(fā)揚光大,秦軍行軍時每個士兵配發(fā)兩個,一個就有五六斤重,直徑約五六十厘米,厚度約15厘米,從鍋盔的中間鉆個孔,用牛皮繩穿起來,前胸后背各搭一個,于是鍋盔就成了單兵作戰(zhàn)的盔甲。
PS:現為改良版鍋盔
2、山東鍋餅、煎餅
在山東,部分地區(qū)也管餅叫饃,有一種外號“杠子頭”硬面饃叫鍋餅。
在民國初年出版的《濟南快覽》一書中曾有記載:
"以面作寸許厚中徑尺余之圓餅,烙而熟之,外焦黃內細白,謂之鍋餅。"在山東農村過去最常見的主食之一,由于幾乎沒有任何水分,非常大而且沉,外殼厚實堅硬而有烤面的香味,又同時具備耐儲存的優(yōu)點,一次性多做幾個攜帶出遠門,餓的時候掰一塊超級頂飽~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來自山東農村的女娃們長大之后,學習的第一項技能就是烙煎餅。在那個年代,如果母親不會烙煎餅,會讓全家人挨餓,還會讓全村人笑話。
現在,部分農村地區(qū)依然保留著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在冬天農閑時候,留守的農婦還會組成煎餅生產隊,用自家紅薯面、玉米面制作而成的山東大煎餅賣到集市或是通過電商銷售,也能給家里帶來不少收益。
3、東北鍋出溜、筋餅
東北鍋出溜的老式做法是用圓形鐵鍋,水面一貼鍋幫就會溜下來,因此得名“鍋出溜”。
東北筋餅在東北農村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主要的制作原料有大米、小米、黃豆、玉米等,以前只有在地主家才能吃得上,窮苦的農村人家根本吃不上。
在東北還有一種美食和南方的春卷在吃法上相抵,都是用來卷菜和肉。但是和春卷和春餅相比,來自東北的筋餅柔軟更薄,比如取一張筋餅放在報紙上,依然清晰看出報紙上的字,看見筋餅有多薄~
4、甘肅清真餅(饃)
在甘肅,也有把餅叫做饃的說法,這種清真餅在當地尤為盛名,味道清甜,口感香酥。
在甘肅民勤地區(qū),農村人下地摘西瓜,都會帶上自家做的饃,等到中午了,如果來不及回家做飯,吃西瓜泡饃就能飽腹一天。
5、內蒙古油旋焙子
幾千年前,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于是他把“胡食”帶入中國,其中記載的就有胡餅,后來在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年代衍生出不同的食品,如新疆的烤馕、西安的饃饃、內蒙的白焙子。
PS:圖為油旋焙子
在內蒙古,大餅都叫“焙子”,理由就是在篝火上烘烤而成,這種焙子與燒麥、羊雜碎是當地人早點必吃的。
后來白焙子衍生了油旋焙子、爐餅,形狀也有了多樣化,圓的、方的、三角、牛舌等等。
6、新疆芝麻小油馕
在新疆,大餅通俗叫法是馕,是維吾爾族歲時節(jié)令、婚喪嫁娶時待客必備的。最大的“艾曼克”馕直徑40-50厘米,重達4斤,小的“托喀西”馕,大小和尋常茶杯口差不多。
其實新疆的馕有很多,銷量最高,賣的最快的當屬這種芝麻小油馕,簡單的面粉,加上少許食鹽和油,讓芝麻裹滿整個馕,送入新疆人家自制的大火爐內,這樣烤出來的馕要比普通大餅存放時間更長,放幾個月都不會壞。
7、四川軍囤鍋盔
在四川,軍屯鍋盔歷史悠久,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命姜維率大軍在四川彭州軍樂鎮(zhèn)休養(yǎng)囤兵,軍屯由此得名,而當時軍中干糧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鍋盔。
外形盤旋狀的鍋盔在經歷了先煎后烤的程序后,再也不會辜負每一個饑腸轆轆的路人。
現在軍樂鎮(zhèn)還將每年的正月十六作為“軍屯鍋盔”的開灶日,在這天,每家鍋盔店都會精心打出第一個鍋盔,用來拜祭姜維。
8、福建光餅
說到福建光餅,不得不提到明朝這支曾讓無數日本倭寇聞風喪膽的軍隊-戚家軍。
明朝時期,軍糧多以湯泡飯為主,而戚繼光帶領的戚家軍卻將大餅掛在脖子上,日本倭寇戰(zhàn)敗后,為紀念戚繼光,此餅被世人稱作“光餅”。
閩南江浙一帶自古多陰雨天氣,部隊無法生活做飯,于是就想出了把烘烤類大餅做軍糧的主意。
將餅串起來掛在脖子上,還能當盾牌,餓的時候直接啃一塊,這樣有了后勤保障的戚家軍拼起命來不要命,以至于打到最后,日本倭寇看到光餅就有巨大的心理陰影。
后來,光餅這種軍糧走向民間,甚至在福州尤溪縣還有了專屬的“光餅節(jié)”。
9、江蘇酒釀餅
相傳酒釀餅原名“救娘餅”,元朝時期,張士誠誤傷了人,帶上父母逃命,幾天沒進食,老母親餓暈了,路途遇見一位老伯,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成了餅給他母親吃,救了她一命。
后來張士誠稱王,為了紀念這位恩人,下令全城寒食節(jié)吃救娘餅,也許是蘇州人對張士誠還有感情,在張士誠被朱元璋活捉自盡之后,悄悄將“救娘餅”改名為酒釀餅,于是寒食節(jié)吃酒釀餅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對于中國人吃餅,香是廉價且復雜的口感。從北到南,餅也從大變小,順應了南方對精致生活的追求,也順應了北方干旱氣候易儲藏的自然因素。
正所謂生活有真意,餅中有乾坤。
除了老板畫的大餅不香,哪張餅不香?
畫餅充饑的典故如何而來?
為何懶漢脖子上掛著的都是大餅 ?
總之,有關餅的故事太多了,千萬別把大餅不當干糧,其實我們的糧食還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