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們對面食的喜好程度,絕不亞于北方地區(qū)。作為一枚杭州土著,我從小也是在“下面館”的氛圍下長大。慢慢從一個不愛面食的小朋友,變成了和父母一樣愛點拌川的中年少女。
杭州的面館聚集地,大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復興路。但其實關于面館分布格局還有這樣一句話:南有復興,北有河東。
而且河東路不僅是城北的面館主力營地,同時還是夜宵圣地,在藍獅子的時候,我的老板們團建還常組織去梁大媽媽吃小龍蝦。
能在城北老街“站穩(wěn)腳跟”的店一定不簡單,比如今天要聊的這家:
阿琴面館。
這家面館位于杭州市拱墅區(qū)大關街道的小弄堂里,之前開在錢江小商品市場旁邊,后來搬到行知中學對面。
12年社區(qū)老店,從一家門店開到了五家,算是真的稱霸了城北板塊,實力不容小覷。
這兩年城北片區(qū)的老店也是拆的拆,搬的搬。但有一些老店,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你跟著它跑,而且難得的是分店的質(zhì)量也很高,很少出現(xiàn)口碑滑鐵盧。
所以值得推薦。
我去的是溫州路的阿琴面館,這條路其實在杭州歷史還是比較悠久,算是城北運河邊風景很好的地帶。
清末民初,闖蕩省城的溫州前輩聚集在此,所以就以以省市地名命名城市道路,后來來杭州的外地人多了,城北還有了金華路、麗水路。
去面館有個通病,就是不好停車,這里也一樣。我是把車停在前面一些的菜市門口。一路往回走,酥魚鋪、鹵味店,菜場周圍總是不愁有吃的。
走進店里,墻上貼著菜單,把杭州人喜歡的小炒菜放在上面供選擇。而菜牌下,能看到大鍋燉煮的素雞、雞爪等,而門口的蒸架上還有現(xiàn)場蒸的菜。
大鍋燉煮+小炒+蒸菜+面館,這組成了老杭州日常最愛吃的所有元素。所以,即便是下午一點,店內(nèi)也依舊熱鬧,你能聽到各種杭州話在交流。
不少人也是穿著睡衣,抱著娃就下來了。
推薦大家點買面的時候可以加一份素雞,這個真的是限時供,我坐下沒一會,一整鍋都賣完了。
雞爪看起來也很香糯。老杭州們就特別認這種大鍋慢燉,大鍋煮的肉、蘿卜等,總是格外香一些。
小菜里面還有當?shù)厝吮容^喜歡的馬蘭頭和醬蘿卜。
蒸菜的品類也很豐富。但能點到什么就看你運氣了。如果去晚了,很多蒸菜就沒有了。
而且相比于普通的小面館,溫州路這家算是比較大,比較寬敞的,里面還有專門的圓桌和包廂。
大廳肯定是比較嘈雜的,但自己人就不會講究這個。
面的價格區(qū)間在15-38元左右,最貴的蝦爆鱔是38元,這個價格在杭州面館來說還是中等左右,比較實在。如果什么都不加,片兒川就是15元一碗。
我這次去真的有點吃虧,因為就帶著娃一人,人太少了,沒法吃很多。點了一碗蝦仁片兒川(25元)+蘑菇,再單點了一份蛋黃南瓜。
上菜的速度也比較快,雖然人不少,但面大概十分鐘不到就端上來了。
面條筋道,片兒川的底湯濃郁,總體是比較鮮美的。而且湯不會非常油,口味不會很重,這一點很好。
蝦的個頭雖然不大,但有一點很好,就是每一個蝦仁全部去掉了蝦線,給人就是很干凈衛(wèi)生的感覺。
如果你喜歡吃辣的話,店里還有特調(diào)的兩份醬汁,可以佐餐來用。
蛋黃南瓜很像是我在大學吃到的味道,蛋黃外薄薄的一層裹在外邊,里面的南瓜特別的甜,吃起來也不是很膩。
總之吃的還是很愉快,感覺是一家可以帶家人日常來吃的館子,可以長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