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神舟13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落地。
大家好奇:宇航員在太空會吃什么?這些食物在模樣、準備方法和食用方法上,跟我們在陸地上有怎樣的區(qū)別?
今天我們找來了一本專門介紹“太空食物歷史”的書《在天空和宇宙的食物》(Food in the Air and Space: the Surprising History of Food and Drink in the Skies),并結合各種新聞報道,打算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太空中的食品是怎么一步步被研發(fā)出來的。
1965年3月23日,美國第一個雙載人太空飛船“雙子座3號”成功發(fā)射。飛船剛飛出兩小時,宇航員約翰·楊就從宇航服的兜里掏出一個神奇的東西:外賣的牛肉三明治。
這種牛肉三明治
*Friday Anne Keys
要知道在此之前,任何國家的太空飛船里都沒出現(xiàn)過真實食物,宇航員的飲食全部來自各國航空航天局的嚴格配給。約翰這個突如其來的行為嚇到了陸地主控臺的所有人,也嚇到了自己的搭檔維吉爾·格里森:
雙子星三號的兩個宇航員
*NASA
維吉爾:這是啥?
約翰:牛肉三明治!
維吉爾:這貨從哪來的?
約翰:我?guī)蟻淼。要不要一起嘗嘗它在太空里啥滋味?聞起來倒的確不咋地...
維吉爾:(咬了一口)是的,而且面包的碎屑正在飛。我覺得要把它放回口袋里。
約翰:碎屑有在飛么?好吧是的,至少是個嘗試嘛。
維吉爾:對。約翰:但不是個好的嘗試。
維吉爾:如果面包碎屑不亂飛的話,會是個不錯的嘗試。
約翰:那你要不要吃雞腿維吉爾:不了,你吃吧。
如今這個知名的牛肉三明治已經(jīng)進入博物館成為展覽品了
*Food Network
在零重力環(huán)境里,即便一粒米大小的食物殘渣,都可能是致命的。食物殘渣會隨著飛船懸浮在環(huán)境里,一不小心就會堵塞重要通風口或器設備,或者飛到宇航員的眼睛里。所以雙子星3號上配備的所有固體食物都被做成了一口一個的小正方體大小,并且在正方體外圍裹了一圈吉利丁層,就是為了防止碎屑亂飛。
上面是菠蘿蛋糕,下面是烤牛肉,能感受到名字跟實物的差距心理落差嘛?
*smithsonian
那個被約翰私挾上船的牛肉三明治很顯然沒有吉利丁涂層,維吉爾咬了一口以后,烤得酥脆的面包渣渣就開始在船艙里起舞,好在他們處理的及時,并沒有造成潛在的危險。
航空食品是怎么被發(fā)明出來的
在俄羅斯宇航員加加林將太空飛船駛出地球之前,
科學家們其實并不完全確定人類在太空失重的環(huán)境下是否真的能吞咽或消化食物,會不會拉肚子或因失重而嘔吐。所以1961年加加林那場108分鐘的外太空旅程,他只帶了兩個類似
牙膏的管子以防萬一:
一個是牛肉和牛肝的混合泥;一個是液化的巧克力。
加加林本人
*維基百科
等到第二年美國宇航員約翰·格倫飛入地球軌道的時候,陸地科學家還是不那么確定,
他們讓約翰·格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看看水下不下得去。喝完確定沒問題后,格倫吃了牙膏管里擠出來的蘋果泥和打成泥的牛肉蔬菜混合物。
水星計劃時,宇航員的食物
*Spacecenter.com.uk
早期科學家在思考航空食品時,關注的首要絕對不是滋味,而是
如何確保在失重的條件下,食物無論是盤子還是碎屑都不會飛起來,造成太空艙內(nèi)部任何潛在危險;其次是
食物體積、重量和保存期。太空艙里每一寸空間都極其珍貴,食物必須要壓縮到不能再小,并可以長期保存才能滿足來回飛行的時間需求;
俄羅斯宇航員早期的食物
*spacecenter.com.uk
最后是
宇航員的個人營養(yǎng)和健康。
在失重環(huán)境中生活,宇航員身體各方面都會相應發(fā)生變化:血液會涌向頭部,造成面部感官系統(tǒng)反應相對遲鈍;聞不見氣味,于是對食物沒有了嗅覺反應,不容易有食欲。而且在太空容易出現(xiàn)空間運動病,癥狀類似于地面上的暈車。
失重的環(huán)境下,宇航員身體會遭遇很多改變*cctv
所以1964年《洛杉磯時報》就專文寫過,美國宇航員不能吃口味豐盈(比如辣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僅吃不出太多滋味,潛在的生物垃圾(排泄)也會占用存儲空間。他們必須嚴格遵守17%蛋白質(zhì)、51%碳水和32%脂肪的日常餐食。
牙膏管在那會兒是最符合全部需求的,它不產(chǎn)生碎屑,不占用體積,并且可以根據(jù)營養(yǎng)比例打磨對應食物成泥塞進去即可,還吃得快。只是沒有熱度,沒有滋味,更沒有任何香氣 —— 這也是為什么約翰·楊會偷帶三明治:長期吃不好吃的食物真的影響心情!
的確很難有食欲
當然,那是個太空競賽時代,太空食品的技術也在飛速發(fā)展。牙膏管逐漸退身成了B計劃,宇航員更主要的食物變成了脫水干燥的肉菜(吃的時候需復水)、壓縮成小方塊并裹了吉利丁層的能量塊,以及新型的凍干食品。
凍干是利用冰晶升華的原理,在高度真空的環(huán)境下,將冷凍的食物中水分不經(jīng)過融化步驟,直接從冰升華為蒸汽。這其實不算新技術,《風味人間》第二季拍攝過印加人保存土豆的傳統(tǒng)方法,就是先將土豆凍起來,然后讓水分直接升華。只不過安第斯山脈的印加人需要耗費30天,而凍干機器只需要幾小時。
只是無論干燥還是凍干,食物都需要復水。早期太空飛行器里沒有熱水,只有來自燃料電池,供應有限且味道不好的冷水。
干燥的蔬菜加冷水,即便復原也會變成表面泥狀,內(nèi)里堅硬的難吃食物;凍干的水果蔬菜更是完全沒有口感,據(jù)說早期美國宇航員還試過凍干復水的冰淇淋,但味同嚼棉花糖,讓大家一度對冰淇淋失去了興趣。
復水就是拿個小針管往袋子里灌水
早期航天食品很難吃,大概是一個少有異議的結論。
好吃起來的航空食品
航空食品開始變得好吃起來,一方面是科學家們終于發(fā)現(xiàn)
食物是保持宇航員心情的重要存在,另一方面是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麗塔·拉普(Rita Rapp)曾經(jīng)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首席航天食品研發(fā)科學家,主導了阿波羅計劃的飲食部分。她在一次采訪里說:以前宇航員每次回來都吐槽食物,后來我們也發(fā)現(xiàn)他們還是吃自己熟悉的食物時心情更好。所以這次阿波羅計劃里,我們專門給他們準備了MM巧克力豆和花生醬,他們也可以給食物加辣醬了。
為了避免廣告嫌疑,當年NASA還專門隱去了MM豆的名字,改名為“糖果裹巧克力”*Spacecenter.com
同時阿波羅7號開始,太空飛行器上正式開始配備熱水裝置,宇航員就可以吃到熱騰的復水食品了;
再到阿波羅11號,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著陸月球,他們已經(jīng)可以吃到
培根塊(裹了吉利丁層的小方塊)、
脫水桃子、棗子蛋糕塊和
咖啡等更接近真實生活的食物了 —— 這也是他們在月球上的兩頓飯。
在太空空間站的美國宇航員已經(jīng)可以正常吃飯了
再后來,可以固定包裹的尼龍綁帶和聚乙烯食品袋的推廣,以及空間站冰箱和冷凍柜的配備,讓“真空濕性食物”上天有了可能(就類似如今的預制菜),太空餐也終于好吃了起來。
到了今天,宇航員的食物基本跟陸地沒區(qū)別。
神舟13號在太空的“吃播”
我國天宮二號航天員景海鵬就曾揭秘太空中一天的飲食: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中午有什錦炒飯、肉絲炒面;晚上有綠豆炒面、牛肉米粉;加餐也有5種食品,還可以泡茶喝。
如今的太空餐再也沒有那么多牙膏管和壓縮小方塊了
這次神舟13號的太空直播間里,我們也可以看見中國宇航員過年吃了餃子,日常還有紅糖糍粑麻辣豆干…
豐富程度,讓在地面隔離的小伙伴們都能流下羨慕的口水。網(wǎng)絡上分享的神舟13號宇航員們的飲食
食物從來都不只是生命的基礎燃料,它是心情的調(diào)節(jié)器,也是家鄉(xiāng)在我們身上最直接的體現(xiàn)。這點來說,無論是在地球還是在太空,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對食物的愛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