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邊的北山街,有一位中年男子,近7年利用上下班時間義務(wù)修理自行車近5000輛。2004年至今,還參加了30多次義務(wù)獻血,2008年被中國紅十字會授予“志愿者之星”。原浙江省副省長魯松庭還在他隨身攜帶的留言本上留言,他叫伊銀良。
前兩天我在目睹他修理完自行車后,問他為什么會有義務(wù)修車的想法,他講,7年前的某天早晨4點多,上完夜班后,準備送妻子回家鄉(xiāng),結(jié)果在騎出香格里拉飯店后不久的路上,自行車輪胎沒有氣了。他從北山街一直推著自行車,尋找修車攤位,直到保俶路上才發(fā)現(xiàn)一家,結(jié)果攤主講膠水沒有不能修。無奈之下,繼續(xù)推車尋找。近5點,在體育場路上找到一家還沒有開門的修理攤位,他像看到救星似的,馬上敲門,攤主講那么早修車要貴一點的,為了不耽誤送妻子回家,收費貴點也無所謂。修好后,攤主向他都收了一元錢。此時,他快速汽車回家,帶上妻子去車站,結(jié)果遲到未成行,第二天才將妻子送回家,他感到很內(nèi)疚。
此事對他影響很深,在遇到困難或急事時,如果有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對他人來講是非常感激的。他在上下班的途中,也時??吹揭恍┩浦T胎的或出故障的自行車人在急忙趕路的場景。于是,他就決定做志愿者,在上下班的途中,免費為別人修理自行車。春夏秋冬、風(fēng)雨無阻,只要他發(fā)現(xiàn)有需要幫助的,就會主動上去修理。一晃7年過去了,在他的留言本上,已經(jīng)記錄了千余人的留言。他感到很欣慰。
在旁的陶大伯也深有感觸,他講,有一次夏天,他騎自行車在蘇堤游玩,車胎壞了,一路上就是找不到修理店,推了一個多小時,滿頭大汗,最后在清波門才找到修車店。所有,陶大伯對伊銀良豎起了大拇指。
在免費修車的7年時間內(nèi),也遇到一些影響深刻的事。一次,他在大關(guān)小區(qū)附近,見一位老同志的自行車壞了,他就主動上去詢問,老同志一時想不通,怎么會有免費的午餐??磥硐嚓P(guān)證件后,放心了。老同志也很感激,預(yù)定第二天,在原處,要親自送他一套修理自行車的工具。第二天,老人果然出現(xiàn)了。事后,伊銀良想,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的,這樣,大家相互幫助,我們的社會不是很好嗎。還有一次,他在斷橋附近,見一位老外正在修理脫鏈的自行車,由于沒有工具,搞的滿手臟兮兮。由于語言不通,他就用啞語交流,老外會意后,讓他幫助修理,完了,老外一定要付5元錢給他,他指著自己自行車鐵皮箱上的志愿者標記,意即不用付費的。老外意會后,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并連聲說“OK!OK!”。
伊銀良跟我說,只要身體和時間允許,我會一直堅持義務(wù)修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