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藥不要落入八誤區(qū)
家庭用藥糾偏
寶寶的常見病不外乎發(fā)燒、消化不良、腹瀉等,媽媽們很多都已經(jīng)久病成醫(yī),有了自己的一套給寶寶用藥的方法,很多熱心的媽媽還愿意在網(wǎng)上分享自己給寶寶的用藥經(jīng)驗。不過別人的用藥經(jīng)驗,對你家寶寶也適用嗎?在給自家寶寶的用藥過程中,媽媽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落入以下八個誤區(qū)。
打針比吃藥好
一旦寶寶生病,媽媽們大多不怕花錢,只希望用好藥并愿意打針和輸液讓寶寶快速好轉。確實,輸液能快速有效地補充能量和水分,比口服藥起效快。但輸液有可能引起輸液反應,如寒戰(zhàn)、高燒,而補液也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吃藥是最常用的方法,簡便易行,比較安全可靠,一般副作用較少。只要病情允許,應盡可能口服用藥,特別是一些慢性病,用藥時間長,更應口服用藥。有些病口服藥的效果比打針更好,如細菌性痢疾、胃腸炎、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道疾病,口服藥物直接作用于胃腸道,能較好發(fā)揮治療作用。
隨意選用藥物
把成人藥直接減量給寶寶服用,或者隨意改變藥物劑型,甚至隨便選擇好幾種藥物一起使用,這些都是非常不對的。
·改變藥物原有劑型將減弱藥物的作用,增加藥品的毒副作用,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給寶寶吃成人的抗生素藥、感冒藥之類,雖劑量減半,但也不妥。如氟哌酸,可引起寶寶的骨骼病變,影響生長發(fā)育。
濫補營養(yǎng)品
有的媽媽長期給寶寶使用價格昂貴的營養(yǎng)品,認為貴的才是好的,以為這樣能增強寶寶的體質,卻不知道這些營養(yǎng)品中有的并不適合寶寶胃腸道的吸收。
有的營養(yǎng)品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類激素物質,用得過多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形成早熟或影響發(fā)育。
獲得營養(yǎng)的健康途徑應該是從食物中來,注意膳食平衡。如果確實需要服用藥物,必須聽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擅自、盲目地亂吃。
預防性用藥
個別媽媽過于相信廣告宣傳和藥品價格優(yōu)惠的誘導,盲目給寶寶服用藥物,當作疾病預防的有效手段。
·把保嬰丹或者猴棗散作為預防感冒的保健品使用。長期使用這兩種藥物,對寶寶身體并沒有好處。
?有的媽媽對抗生素過分依賴,不知道盲目使用抗生素有可能造成中毒、過敏、真菌滋長等惡果,也可能造成耐藥性。
抗生素使用不規(guī)范
應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有的媽媽拒絕使用抗生素,和濫用抗生素的媽媽相反,因為了解使用抗生素的種種害處,所以到了談抗生素色變的地步。其實,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濫用抗生素完全是兩個概念,在病情需要的情況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濫用止瀉藥
有的媽媽不加選擇地亂用止瀉藥,用后腹瀉雖然減輕,卻不知道不是所有的腹瀉都可以使用止瀉藥,如細菌性痢疾,用止瀉藥會導致因腸道的毒素吸收增加而引發(fā)全身中毒。
擅自服用止痛藥
腹痛是由多種情況引起的,加上寶寶不能自述,或說不清楚,經(jīng)常很難判斷寶寶是何種原因引起腹痛。但即使如此,有的媽媽不忍看寶寶難過,就給寶寶服用止痛藥,這樣做雖能暫時緩解疼痛,卻有可能掩蓋病情、延誤診斷,帶來更嚴重的結果。
服藥方式有問題
服藥都用熱水
有些藥物對于用什么溫度的水送服是有要求的,如消化類、維生素類及止咳糖漿類藥物,熱水送服會使藥效消失或減弱。
把藥放在奶汁或飲料中
母乳和配方奶都是一種中和劑,與藥物結合可形成另一種物質,從而降低藥效;飲料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果酸很容易導致藥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藥物在腸內的吸收,影響藥效。
不按醫(yī)囑用藥
有些藥物的用藥方式、用藥間隔及使用時間,是不可以自行變動的,必須認真遵從醫(yī)囑,不然會影響療效。
藥物在人體內必須達到和維持有效的濃度,才能起到治病作用。但有些媽媽給寶寶服藥隨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無所謂;有的一種藥物才用幾天,甚至幾次,因見不到明顯效果,便頻繁更換藥物;有的媽媽一見癥狀緩和便停藥,不按療程服藥,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耐藥性和抗藥性。
牢記嬰幼兒用藥8原則
1.明確診斷后,根據(jù)病情用藥。
2.選藥時要有明確的指征,不可隨意預防性用藥。
3.不要給患兒隨意濫用成人藥。
4.避免濫用滋補和抗生素類藥品。
5.不要濫用止瀉藥、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治。
6.掌握影響藥物的因素,注意服藥方式。
7.嚴格遵醫(yī)囑服藥。
8.用藥時嚴密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
來源: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