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尖叫童年(id:jjtongnian)——滿世界地收集各種玩法和游戲(涉獵自然、科學、藝術、英語、旅行等),為你拉近和孩子間的距離,實現(xiàn)真正有質量的親子陪伴。
尖叫君語:從《爸爸去哪兒3》開播以來,在大家歡欣快樂地圍觀夏克立和夏天的溫情、劉燁和諾一的搞笑之余,另一組被稱為“與中國父母最相像的”林永健與大竣的相處方式,卻讓許多人內心掀起波瀾。林家父子沖突的畫面,簡直是相當多家庭日常生活的寫照:
鏡頭一:冰淇淋風波
夏天和林大竣一起守衛(wèi)冰淇淋。結果在胡軍的誘導下,兩個小朋友都吃了糖果。
夏天吃了以后就很坦蕩的說:“我會告訴他們,我吃了。”
但是大竣,直接躲了起來。
兩個孩子面對錯誤的方式截然不同,很明顯源自于平時夏克立和林永健的處理方式差異。
果不其然,夏克立為此讓夏天罰站來反思自己的過錯。他平靜地告訴夏天:“你既然答應了人家要做什么,就要做到”。從頭到尾他都是理智的。
林永健不是,他與大竣一見面就氣氛緊張。自己完全陷在情緒里無法自拔,反復地問孩子:“你為什么吃”,“人家說好了,讓你看好了,你吃什么吃呀?”最后拋下一句“我不管你了”就氣急敗壞的離開了。這句爸爸不管你了,讓大竣在鏡頭面前不知所措,不安害怕。真的,這確實對小孩子太有殺傷力了,說好的“爸爸love u呢”?
看得出,林永健很焦慮怕孩子出問題,可是孩子畢竟是小孩,不用說孩子,大人也偶爾犯錯誤,所以當然會出問題——出問題就立刻斥責——久而久之孩子產生逆反,因為他收到來自父親的信號全部是斥責,所以大竣會講“你是魔鬼嗎?”
他覺得爸爸就是魔鬼,爸爸總是對我不滿和嚴厲要求——林永健看到孩子這樣更害愁帶孩子,更焦慮。但他卻沒有意識到這種方式讓大竣一直處于恐慌之中,變得膽怯而自卑,無所適從卻想拼命討好,但又不知道怎樣做才能讓爸爸滿意。
這個畫面熟悉嗎?“你如果再不吃,我就要吃掉咯!”“再不做作業(yè),我就發(fā)火了!”“你再這么調皮,我就不要你了。”類似這種威脅的口頭禪我們有誰沒有說過嗎?而每次用這些話令孩子驚慌失措、求饒順從的樣子,也令不少父母內心感到莫名的權威滿足感。這似乎也是我們這一代中國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想用威嚴震懾孩子,行之無效時便發(fā)怒。
鏡頭二:泥潭運動會的尷尬
夏天和大竣都不敢下去。
林永健勸了大竣兩句以后,干脆就直接采取了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接要將他丟進去!大竣不停地反抗,就是不肯下去,父子的矛盾繼續(xù)升級,直至讓大竣的情緒頻臨崩潰!
相比之下,夏克立一直在試著引導、鼓勵、陪同,夏天從忐忑不安到適應,也不過短短的時間,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勇敢的小公主!
毫無疑問,林永健的做法很糟糕!強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只會讓他更加的抵觸,甚至會激化親子關系!對于孩子,面對一個不了解自己的父親,卻用他的標準和世界觀強加給自己,誰可以坦然面對?然而,正是這樣的畫面讓許多家長都感到莫名的沉默了,因為這正是最像我們父輩的一種:強迫,命令。而即使在到了新一代,我們中還有多少家長也還延續(xù)著這樣的做法。
回想下我們曾經(jīng)在童年中受到委屈時的內心想法?沒錯,我只是個孩子,我不能現(xiàn)在就完全遵從你的意思做好每件事情,我還活不成你認為完美的那個樣子。但是,能不能不要總覺得我不爭氣丟了你們的面子,能不能心平氣和的跟我聊一聊,告訴我為什么要怎樣不能怎樣......今天,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標準和意愿強加于孩子身上時,他們何嘗不是一樣的委屈?
然而,為什么林永健對待孩子問題時會是這樣?為什么欣賞夏克立教育方式的我們,卻總是在無形中做成了林永???尖叫君希望能通過人文背景、成長歷程和心理因素等方面做更深的思考:
孩子的獨立個體性常常被忽略
很多人讀過紀伯倫的《論孩子》這首詩,“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在西方,父母會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尊重那小小腦袋的意愿,給與那小小身體所需自尊。他們培養(yǎng)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推孩子出去”,讓他們學會自我思考和判斷,獨立自主。
而浸潤在幾千年儒家文化的中國家庭,尊崇“三綱五常”。當中的“父為子綱”,原意是父親應該成為兒子的表率,身處某種位置,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正人先正己。可是,在我們后來的教育倫理中,卻被誤讀成,“我是你爹,你就該聽我的。”在相當多父母的潛意識中,孩子被視為自己的附屬品和私有財產,對孩子的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是為自己爭面子。林永健曾公開表示,父親就是自己的偶像。很自然地,他后來談及遷怒大竣的原因時,正反映了這種思維模式:
“你是我的兒子,爸爸希望你能跟我一樣,有機會能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多鍛煉。別人家小朋友都敢下去泥潭,就你不肯,爸爸覺得沒面子。”
再看看夏克立呢?他說喜歡女兒把他當朋友,并盡量鼓勵女兒問“為什么”,用溝通的方式,分享彼此之間的看法,“我希望她長大以后遇到什么困難都會跟我說。”。
為了女兒,夏克立推掉了許多工作,他認為愛就是陪伴,工作只是為了賺更多錢,有更多時間陪小孩。夏克立從小也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夏克立的父親,為了陪伴家人放棄更好的工作,認為陪家人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對于中國的父親來說,自己首要的任務就是掙多些錢,保障和維系家庭的穩(wěn)固,孩子吃飽穿暖就會長大。林永健和兒子參加《爸爸3》節(jié)目,居然是父子兩第一次長時間朝夕相處,第一次給兒子沖奶、第一次陪大竣睡覺、第一次給他洗澡……而在中國,像林家這樣的家庭模式絕不是少數(shù),曾經(jīng)的一篇《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文章,引起非常廣泛的共鳴,在微信朋友圈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轉發(fā)。
不成熟的父母索求“心理反哺”
面對大竣,林永健常常發(fā)脾氣,甚至像個任性的孩子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過后又會承認錯誤,主動跟孩子道歉。在大竣輕描淡寫的一句沒關系后,還追問你就不恨爸爸嗎?大竣說:就不恨,就不恨。大竣的寬容,顯現(xiàn)出的和爸爸不一樣的胸襟和大度。網(wǎng)友調侃,林永健每期必哭,我感覺他的眼淚里面有作為父親的內疚、自責,也有觸碰自己內在小孩那部分的“委屈和無助”。
心理學家鮑閱認為,父母親就像一個容器,如果它是接納的,包容的,可以裝下并融化孩子的情緒,那么孩子的心理能量就在提升。
而缺乏共情能力和寬容度的父母,則需要自己的孩子做容器。父母挑剔,指責,以及像小孩一樣的向孩子求助,那么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要倒流給爸爸媽媽,這就是“心理反哺”。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極不成熟,“心理反哺”經(jīng)常發(fā)生,則會導致孩子心理能量過多的流失,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當然,在林永健身上反哺偶爾占一部分,他更多的體現(xiàn)出一個父親的責任、擔當和對兒子深沉的愛。在節(jié)目播出后,在收到其他爸爸的真誠勸誡和網(wǎng)友的留言后,林永健深刻的反思并誠懇地向兒子道歉。他給大竣寫下一封令人感動的信:
“回頭想想 ,爸爸太急躁了……爸爸落下的功課太多了,正在努力補上。很多網(wǎng)友給爸爸的微博留言,表揚你善良樂觀、愛幫助小朋友,說你白嫩白嫩的很可愛。還有一些網(wǎng)友留言批評爸爸固執(zhí)、不耐心等等。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參加這個節(jié)目,爸爸真不知道你有這么優(yōu)秀,爸爸有這么多不足。”
所以,林永健最終給我們展示出來,教育的本質是家長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行。親子教育不僅僅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也需要我們認識在家庭關系中潛藏的深層因素。家長并不是從孩子出生就能拿到一張“上崗合格證”,我們需要不斷地自我覺醒和調整,才能成為像夏克立一般成熟睿智的、和孩子相處融洽的正能量父母。
尖叫童年(ID: jjtongnian)創(chuàng)作及授權發(fā)表文章,
轉載需經(jīng)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