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是我們對于孩子偷東西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
最近在知乎熱榜上看到的這個新聞,讓我回想起了小學的時候同學偷東西的場景,對于三觀還未真正形成的小朋友來說,如何處理他偷東西的行為,是一件很值得討論的事,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在孩子心靈留下不同的印記。
是“改邪歸正”?還是“無知無畏”?老師、家長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孩子對于偷東西這件事的態(tài)度和想法。
“近日,廣東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親報警稱,7歲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一開始無論女孩媽媽和店員怎么問,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媽媽于是想到了報警,給女兒一個教訓。
在民警勸說教育下,小女孩終于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里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事后,女孩媽媽按商品原價進行了賠償。”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是明智的,為什么這么說?
一、正視孩子的錯誤很多父母并不能清醒地正視自己孩子的錯誤,認為孩子做什么都是對的。而這位媽媽在知道自己孩子犯錯,而孩子又不承認的情況下,沒有選擇息事寧人,而是直面問題。
光是這種勇于直面問題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超越了很多家長。
在超市這樣一個公共開放的地方,自然很容易引來大家的關(guān)注,孩子死也不松口,不承認偷竊的行為,而偷竊行為又確實存在。
這對媽媽本人來說也是一種自尊和面子的考驗,但是她沒有退縮,沒有讓這件事情默默過去,而是選擇借助警察的力量來教育女兒。
二、懂得應用正確的力量這個新聞里讓人覺得媽媽最厲害的地方是,她選擇了報警,借助警察的力量來教育自己的女兒,這一點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點。
有人覺得,何必動用警察的力量,是不是在浪費警力?女孩偷的東西也不算貴是不是大題小做了?報警了對孩子的前途是不是不好呀?
如果觀看過視頻的朋友可以看到,報警后來的警察社會經(jīng)驗豐富 ,先是疏散了周邊的群眾,然后非常默契的配合著媽媽教育小朋友,視頻里第一做的其實不是嚇人,是勸慰。做到了軟硬適度地關(guān)懷下一代。
警察在孩子的眼中應當是正義、威嚴、不容侵犯的化身,這位媽媽眼看自己已經(jīng)搞不定孩子了,求助于警察,配合威嚴的制服,執(zhí)法的環(huán)境,警察叔叔現(xiàn)場普法教育一輪,讓孩子早點接觸社會形成正的三觀其實挺好的。
就像以前有很多熊孩子的新聞,網(wǎng)友會說家長教育不了,自然會有社會幫你教育。這不就是警察叔叔在幫忙教育了嘛!
三、為孩子做了榜樣7歲的孩子也許已經(jīng)有了自尊心,但是對于偷東西這件事情的后果卻沒有很大的感知。
她只是不想在大庭廣眾下承認,因為她可能隱隱約約知道偷東西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她太想要那個東西了,忍不住偷,但又不能承認,為了她的自尊心。
要說自尊心,媽媽的自尊心更強烈,首先她要面對的是一個偷竊且不肯承認的女兒,要面臨是否報警的壓力,要面對如何賠償?shù)昙业乃伎迹邮軄碜耘赃吶说漠悩友酃?,但是她坦然接受了這一切,沒有逃避。
她沒有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而放棄教她明辨是非,小孩子對“是非對錯”沒有強烈的概念,偷東西僅僅是因為她一時想要而已。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她會覺得偷東西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而媽媽的行為,為她做了示范和榜樣,偷東西是犯罪,是會被警察抓的,這樣樸素的道理,相信孩子感受到就明白了。
除了這個小女孩因為知道自己家里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而偷東西,我們生活中也許也會碰到其他孩子偷東西的情況,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 孩子還沒有物權(quán)意識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3歲之前出現(xiàn)拿他人的東西的行為,都算不上偷竊,而是一種“占有欲”在作祟。
對于三四歲的孩子來說,某件東西是屬于“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界限并不清晰,尤其是父母還沒有告知他們規(guī)則的時候。幼兒在幼兒園的時候,常常會帶一些自己心愛的東西回來。
有一個朋友說他女兒甚至把幼兒園的棉絮都摳了一點點,帶回家給洋娃娃做被子。
所以當孩子有了物權(quán)意識,就會明白“我的東西就是我自己的,我要維護。”繼而引導孩子尊重他人的物權(quán)。
“別人的東西是屬于別人的,你不能隨便拿,要征得別人的同意。”“公共場所的東西是大家的,也不能拿回家。”
很多家庭,當孩子一提出要求,爸媽想都不想馬上就給否定,然后拋出一大堆道理,如何如何不行。合理的需求還是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可以滿足。
比如某一個玩具,孩子一直想買,那就約定好規(guī)矩(比如買了這個后,多久才能再買玩具),帶他去大大方方地買下。
而對于孩子的無理需求,那就讓他明白為什么不能滿足,而不是父母利用權(quán)威壓制著的屈服。
3.用偷竊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現(xiàn)在很多家庭,父母都承受著生活的壓力,因此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會變少,對孩子的關(guān)心自然而然也會出現(xiàn)缺失。
孩子想要通過“偷竊”等成人眼里的壞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從而再次獲得父母的關(guān)注。
所以對于孩子,父母高質(zhì)量的陪伴必不可少,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真正關(guān)心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每個孩子只有自己的父母最了解,針對自己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于偷竊不僅僅是阻止,更要給到一些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本文圖源網(wǎng)絡,內(nèi)容為原創(chuàng)分享,轉(zhuǎn)載需告知,感謝閱讀?!?/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