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書店買幾本兒童安全教育的書,不知道從何下手。最近關(guān)于孩子的安全事故報道,真讓人揪心啊。”和許多媽媽一樣,對杭州的米米媽來說,讓孩子過一個安全的假期是眼下最為關(guān)注的事情。“是將危險統(tǒng)統(tǒng)避開,還是放手讓孩子嘗試呢?”
一個插座
引出的煩惱
孩子快2歲了,但米米媽依然為一個小小的插座頭痛。“懷孕時就在宜家買了一批安全插頭囤著,當(dāng)時我還覺得老外真的好貼心啊。”米米媽說,孩子13個月會走了,拿出來一試,發(fā)現(xiàn)自家插板上插孔的距離很近,這批安全插頭大了點兒,不服帖。只好又網(wǎng)購了一批。
事情還沒完,等到米米快18個月的時候,米米媽發(fā)現(xiàn),小朋友竟然可以憑自己的雙手把安全插頭摳出來了。“沒辦法,各種好言相勸,各種威脅,收效甚微。”
米米媽有一個“大膽”的朋友。“她的做法是,放手讓孩子去摸,在他就要摸到的時候,拿出一個小型的發(fā)電儀擊中孩子,讓他感受到電流的痛,那之后 孩子就不去摸了。這個方法會不會妖魔化了插頭,畢竟以后孩子還是要學(xué)會使用。”米米媽說,這個朋友還會讓孩子用剪刀。“自己是想都不敢想,把剪刀藏好都來 不及。”
前兩天,無奈的米米媽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書本。“跑到書店一看,這方面的繪本很難找,找到的少量幾本國內(nèi)作者編寫的也有些生硬枯燥,沒有故事性,我都不愿意看,孩子能看得下去嗎?”
選對工具
18個月就能用剪刀
對寶寶的安全教育應(yīng)當(dāng)進(jìn)行到哪一步,才既不會讓寶寶誤認(rèn)為這個社會上都是危險的事物,想安全必須一刻不離爸媽,又不要讓他在靠近危險時毫無警覺,一點自我防范的意識也沒有?
國外一些電影中,外國毛毛頭拿著剪刀、錘子等工具認(rèn)真地剪剪敲敲,這在中國是不太可能的,即使老師提供這些工具,家長也決不會同意孩子使用。
“這就是我們的家長與國外家長在‘什么對孩子是安全的’這一問題存在的觀念上的差異。”開心今年2歲半了,開心媽告訴記者,孩子所在的幼兒園 里,從18個月開始就可以用刀子刨黃瓜,還會使用剪刀了。“刨黃瓜是他每天的‘工作’。我曾經(jīng)就這個問題跟老師溝通過,老師告訴我,首先工具是經(jīng)過精心挑 選的,比如剪刀是嬰兒安全剪刀,圓頭的設(shè)計而且剪刀口較短,刀也跟家里的菜刀不同,是帶鋸齒的切刀,安全系數(shù)高。”
開心媽說,家里也可以給孩子準(zhǔn)備一些適合他用的工具。不適合他們的物品則一定要藏好。“否則孩子會納悶,為什么他們看到的卻不能給他們,反而勾起好奇心。”
家長們
請先放下焦慮
警告、恐嚇,是多數(shù)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慣用的語言,但對于小朋友來說,這種方法不但不管用,還可能出現(xiàn)反效果。
推崇蒙氏教育的心元之家老師曾莉琴告訴記者,有時大人過于緊張,緊張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孩子反而不知所措。另外,小朋友在3歲、6歲左右會分別出現(xiàn)兩個小叛逆期。“有時候孩子很壞的,他們喜歡看媽媽們驚恐的表情,所以大人越在乎的事情他越要挑戰(zhàn)。”
3歲之前的孩子,認(rèn)知能力和認(rèn)知范圍都有限,最好的做法是多說。曾老師說,等到了3歲有自我意識后,不妨直接告訴他們后果會如何。“比如,我就會跟我的孩子說,不能爬陽臺,否則你就會死掉。死掉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了。”
安全教育是生活技能教育的一方面,具有很強(qiáng)的實踐性,每個家長要針對不同孩子的情況,把握好“度”。做足了前戲的前提下,讓孩子嘗試獨立完成。曾老師說,這會增強(qiáng)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但有些地方還必須抓牢,比如把控飲食安全,遠(yuǎn)離廚房煤氣等危險。
有時大人過于緊張,緊張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孩子反而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