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算是終結了最近的爭論。
教育部剛下了《十項禁令》,包括:包括嚴禁學校自行組織選拔生源考試;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jù);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等等。
教育部還讓小學生三點半下課,將更多時間交由家長負責。
這一切都是圍繞著減負,據(jù)說很多家長意見很大,認為禁令將降低學生素質,為保持素質,又不得不上補習班,小學生三點半放學,要照看,要教育,減負措施都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在說我的意見之前,先說說教育的幾個層次:
初級層次:脫盲,具備聽說讀寫能力,有邏輯能力,具備各學科的最基本常識。這是初中畢業(yè)的層次。
中級層次:前精英階段的競爭,用更專業(yè)、更艱難的知識,競爭進入精英俱樂部的門票。這是高中畢業(yè)的層次。
高級層次:進入公認的優(yōu)秀大學,獲得精英證書(即大學畢業(yè)證書),得到更好的工作,更高收入,更漂亮的配偶以及更高的社會階層。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期望,毫無疑問,是達到最高層次。我把孩子送進學校,希望學校還我一個精英,孩子課時長一點、作業(yè)難一點、多參加競賽,這些負擔是必須的、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期待的。
義務教育的目標是什么?是初級層次。教育很昂貴的,初級層次完成的成本越低越好,一切減負,都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樣的設備,同樣的老師,同樣的錢,可以做更多的事。參加各種高難度的競賽,并不是初級層次該做的。
教育初級層次與高級層次,其間的巨大鴻溝,就是各種憤怒燃燒的地方。
對這種憤怒,我的看法如下:
義務教育少花錢多辦事,減負替納稅人省錢,也能夠完成教育的初級層次,挺好,沒什么可反對的。尤其是凈納稅人,更應歡迎。
孩子的教育,更多地交給家長和市場,三點半以后的時間,以及各類補習班,家長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擁有更多主動權,有想法有規(guī)劃的家長應該感到開心。
當然,學習是辛苦的,孩子開始學習尤其辛苦,我不認為輕輕松松,快樂地玩一玩就能學會知識,自律、磨練、承受壓力、痛苦地思索、一次次面對失敗和錯誤,這是從一開始學習就得傳遞給孩子的,這種能力內化為品格,才是終極學習,才是支持終生學習的技能。
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能完成這工作嗎?不可能。在義務教育里,老師只能粗放培養(yǎng),用紀律與威信不停重復知識點。水平高的老師起的作用也有限。
在同等條件下,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是家庭教育。孩子的高度,最終由家長的智慧與財富決定。善于學習、聰明的家長,每天花時間點撥孩子,孩子自然開竅。有錢的家長,能為孩子請最好的補習老師,孩子也會領先。
孩子應該成為精英,孩子也應該在各類比賽中爭勝。但做到這點,家長需要付出足夠多的成本,時間成本或金錢成本。教育本來就是這么艱巨的任務。
義務教育的減負與禁賽,那些生氣的家長哇哇叫:這樣的話,我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的孩子,就需要花很多時間與金錢。拜托,這本來就是你該做的,有什么可生氣的。你的時間與金錢,不愿意給孩子,或者,你沒有時間與金錢給孩子,孩子成績差、素質低,你沒盡責,應該羞愧難當,有什么臉怪別人呢。
誰也不欠你一個好孩子。
(轉自連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