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寺的正門在葛嶺路上,但是!居然是可以通機(jī)動車的,有看到過來打卡的游客是乘坐網(wǎng)約車的。或者你到北山街停一下,走進(jìn)來也可以。
這就是曾經(jīng)的大殿。沒有大殿的寺廟真的比較少見。
從大殿往里走,是一棟兩層的小樓——仆夫樓。這個小樓就是咖啡館的所在了。這個帖子就不想寫咖啡館了,因為瑪瑙寺真的好美!
仆夫樓的對面通過連廊,連接著咖啡館的另一處建筑。門口就是
仆夫亭畔仆夫泉,據(jù)說為僧侶芳洲仆夫藝竹得泉,遂名仆夫泉。
這就是仆夫亭。旁邊處處都是紅楓
清泉居
再往里走,還有一方天地。
由大門踏入瑪瑙寺,左邊為5間西廂房,右邊是3間東廂房;再往北拐,又進(jìn)入另一個院落,據(jù)說,這里就是昔時大殿的舊址,青磚地坪上隱約還可見到20余個“磉鼓”。整修后的庭院,基本按原樣布局,亭臺樓閣,草坪花壇,曲徑通幽。走到大殿東首,有兩層仆夫樓,飛檐翹角,頗具江南古典園林韻味。樓前有一小亭,稱“仆夫亭”。仆夫樓旁,一淌流水潺潺,據(jù)介紹,此即“仆夫泉”。明代張岱《西湖尋夢》有:“僧侶芳洲仆夫藝竹得泉,遂名仆夫泉”的記載。越過仆夫泉,舉頭望去,院中有臘梅數(shù)棵,其中一棵樹形盤曲,姿態(tài)豐富,正是號稱“西湖臘梅王”的梅樹,年輪已達(dá)百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