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要求的背后,不止是樹立權威的目的,還在于一種身份的強調。
這個身份背后的東西,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我憤怒的不是你在冒犯我,而是在冒犯這個系統(tǒng),他們把自己當做了這個小小的區(qū)域里的系統(tǒng)代言人。
這也是為什么這些本身心理健康的普通人,在進入試驗得到權力后,突然意識不到“我要為我所做的一切負責”的根本原因。
這就是《路西法效應》書中不斷強調的“對自身的去個人化,導致個人責任的分散化”
說白了就是,我今天不讓你出去這件事,責任不在我,在規(guī)定,我只是執(zhí)行規(guī)定,你有什么問題聯(lián)系我領導,不要和我說。
責任就這樣被分散了。
所以,書里談到這個的時候,教授特意寫了這么一段——
“當你允許其他人削弱、分散自己應負的責任時,就等同讓他們做到后座去開車,不必負責任的駕駛自然會開著車子不顧一切向前沖。當我們擁有個人責任感,并且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時,才會比較有能力對抗有害的社會影響。當我們越意識到責任的分散只是種掩飾,使我們看不清自己在執(zhí)行可疑行動的共謀角色,就會越不容易盲目服從權威。”
當我們看清普通人是如何變成“壞獄警”之后,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普通人這三個字。
這應該是離我們最近的三個字,因為我們都在其囊括之下。
我們每天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色職業(yè),這些身份都在特定的情景中,當我們處在這些“正常模式”時,會用傳統(tǒng)道德和價值觀來支配生活。
但是一旦進入一種“界限僵化”的系統(tǒng)角色,并因此賦予既定情境許多規(guī)定,像是規(guī)定什么行為才是適當,才是可以得到你的允許,于是角色的僵化性可能會關閉了正常模式中的傳統(tǒng)道德和價值觀,暴力和冷漠就必然會發(fā)生。
而這,是我們每個人永遠需要對抗,也永遠需要自我警惕的東西。
來源:鳳凰網(wǎng)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