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講中文的“思密達”,就是親人哪
此次前往仁川的兩位本報記者都不懂韓語,但是多少有一點英語基礎,也都不是頭一次走出國門,應該不至于完全找不著北。沒想到到了韓國,大家發(fā)現(xiàn)自己那點英語完全不夠用,因為在韓國,尤其是在仁川,懂英語的人實在太少了。
出行成為首要問題,打車的時候和司機講去仁川登陸紀念館,結果被拉到射擊賽場,這都算是小事情。經(jīng)歷過幾次南轅北轍,記者學乖了,會事先或找志愿者,或查資料,弄到韓語版的地址,坐上車后一亮,不再和司機多費口舌了。
交通問題很容易解決,可出來采訪,總是要和人交流吧。沒想到這還要沖破重重關卡,運動員倒還好,隊里總有懂英文的領隊教練可以交流,但是要采訪普通老百姓,那就麻煩了。記者有意識地找一些年輕人采訪,想著他們的英語應該好一點,結果卻讓人欲哭無淚,就連大學生,都只能吐出幾個單詞和數(shù)字,最多到介紹自己,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大學生尚且如此,更別說一般的韓國人。記者甚至還遇到過幾歲的孩子,英語要比爹媽好得多,幫著記者做翻譯的情況。
于是在采訪中,找翻譯花費了記者不少時間和精力。原本想著,懂中文的志愿者可能不多,好歹找個能說英語幫個忙也行,誰能想到這么點小要求,要實現(xiàn)起來也很難。
過雖然語言溝通困難,韓國人的熱情還是很讓人感動的,記者就遇到好幾次和當?shù)厝送耆f不下去了,對方馬上翻出手機,找出個類似百度翻譯的軟件,一個字一個字打進去翻譯,雖然效率極低,但是誠意十足。
記者在媒體村邊上看到一所小學的孩子熱衷踢足球,計劃著做個采訪,有了之前的經(jīng)歷,記者計劃就近在媒體村找一個會中文的志愿者陪著去。到了媒體村的前臺一問,幾個工作人員你指我,我指你,最后指到一位女士,比劃著:“我能說一點點。”
但是記者在和她說明意圖之后,她一會以為是電話采訪,一會以為是哪個中學,明顯這點中文也不夠用了,但是她還是不斷打電話、找其他人,幫著記者溝通這件事情。在溝通了兩天、記者往前臺跑了三四趟之后,這位女士總算是給記者帶來好消息,當記者看到她身邊站著的志愿者,胸前的徽章寫著大大的“中文”字樣時,頓時有一種總算找到組織的感覺。
本報特派記者 曹林波 樓棟 發(fā)自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