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三百篇讀后感之一百五十三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在鎮(zhèn)東石橋上遇到位白發(fā)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張良覺得很驚訝,心想:你算老幾呀?敢讓我?guī)湍銚煨??張良甚至想拔出拳頭揍對方,但見他年老體衰,而自己卻年輕力壯,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氣,到橋下幫他撿回了鞋子。
誰知這位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腳來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心底大怒:嘿,這糟老頭子,我好心幫你把鞋撿回來了,你居然還得寸進尺,要讓我?guī)湍惆研┥?,真是過分!
張良正想脫口大罵,但又轉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撿起來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聲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經過幾番考驗,這位老人終于將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
張良得到這本奇書,日夜誦讀研究,使之后來成為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開國名臣。張良克制自己的不快,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窩囊,但這并不是軟弱的表現。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強力壯,處處禮讓,這既表現為對老人的尊重,也表現為對自身品格的完善。張良正是在不斷禮讓的過程中,磨礪了意志,增長了智慧,最終成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真正的強者總是善于隱藏自己的鋒芒,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掌握一種外圓內方,綿里藏針的管理、處事技巧。讓別人的攻擊因為沒有著力點而不能發(fā)揮作用,反之自己只需輕輕一擊就可以令競爭對手受到重創(chuàng),這才是真正的經營、管理高手應該做的事情。
假裝不知,實際上清楚;假裝不行動,實際上因不能行動,或將待機而動。
語絲感受:張良拾履的故事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這個熟悉的故事卻能流傳成百上千年,說明它講述的道理直到現在還不過時,還需要我們時刻牢記。少年時讀過這個成語故事,現在重講習這個故事,給我的感受與年少時不一樣。少年時覺得張良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對老人尊敬、孝道,現在覺得正是因為張良的謙虛、忍讓、謹慎、穩(wěn)重才讓他成為偉大的軍事家。
同樣在如今的社會中,謙虛謹慎還是成功人士必備的品格,具有這種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時能溫和有禮、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能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對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在成績面前不居功自傲;在缺點和錯誤面前不文過飾非,能主動采取措施進行改正。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不斷進取的精神,才能增長更多的知識和才干。美國第三屆總統托馬斯·杰斐遜提出:“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杰斐遜出身貴族,他的父親曾經是軍中的上將,母親是名門之后。當時的貴族除了發(fā)號施令以外,很少與平民百姓交往,他們看不起平民百姓。然而,杰斐遜沒有秉承貴族階層的惡習,主動與各階層人士交往。他的朋友中當然不乏社會名流,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園丁、仆人、農民或者是貧窮的工人。他善于向各種人學習,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有一次,他和法國偉人拉法葉特說:你必須像我一樣到民眾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們的菜碗,嘗一嘗他們吃的面包,只要你這樣做了的話,你就會了解到民眾不滿的原因,并會懂得正在醞釀的法國革命的意義了。由于他作風扎實,深入實際,他雖高居總統寶座,卻很清楚民眾究竟在想什么,他們到底需要什么。這樣,他就在密切群眾關系的基礎上,進而造就他成為一代偉人。
鄭板橋的難得糊涂,并非他真的糊涂,而是在糊涂中保持清醒的自我。屈原聰明,不甘糊涂,結果又能如何呢?如果現實中的你,面對分分擾擾的世界,面對錯綜復雜的事情,又該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呢?